钱江晚报·小时新闻记者 杨茜 通讯员 明主 喻珏
当你老了,是不是希望“为老服务”能够想你所想,私人订制呢?
在杭州市下城区武林街道,这一美好的“为老服务”愿景,透过城市大脑,大数据的力量,正在逐渐走进现实。
武林街道是杭城典型的老龄化街道,辖区内60周岁以上的老人有12867人,占总人口的30%;80周岁以上老人有3121人,占老年人总数的1/4左右。
今年9月,街道数字驾驶舱开发了为老服务模块,通过线下数据收集,线上数据驾驶的方式,为辖区内老年人搭建起为老服务的智慧桥梁,由此打通了以往为老服务各个环节的“信息孤岛”状态。
在街道数字驾驶舱上可以看到,大屏监控画面显示着各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老人进入及开展服务和活动情况。这样一来,在街道级中心站点的“驾驶”人员无需再像以往一样,通过电话或纸质台帐形式掌握4个社区分站的情况,只要打开数字驾驶舱,便可了解分站所有情况。通过“1+4”站点建设(1个街道级居家养老服务中心带领4个社区级居家养老服务中心),目前武林街道为老服务已经辐射至辖区内各社区。老年人出门只需选择离家最近的一个中心,就可以享受到生活照料服务、康养服务、日常便利服务三大类16小项的居家养老服务。
武林街道享受政府资助型居家养老服务的老人通过拨打电话或告知上门的“养老顾问”,可以下单自己所需要的服务,例如保洁、维修家电、洗衣服、康复护理等。随后,老人的个性化需求会在武林街道为老服务数字驾驶舱中显示,数据“驾驶”人员会通过数字驾驶舱精准派单,根据老人的需求派单给“助老员”、社区、第三方社会组织等等,在接到派单任务后,对应的服务人员会第一时间前往老人家里进行服务,完成后上传实时数据。
最近,唐奶奶好奇地问上门的“养老顾问”:“我上次和你提了一下我想量个血压,没想到小翁(助老员)就背着血压仪来给我量血压了,小翁是怎么知道的?”
可能在唐奶奶看来,主动上门为她量血压是她的“助老员”神机妙算,但实际上这一主动服务行为的背后,有为老服务数字驾驶舱很大一份功劳。因为“养老顾问”在前期沟通过程中,了解到了唐奶奶有测量血压的需求,便将此需求马上提交至为老服务数字驾驶舱,助老员负责人作为后台“驾驶”人员便根据此条需求的情况将其派单给为日常在走访的助老员,这才出现了唐奶奶认为不可思议的事。
根据武林街道相关负责人介绍,当驾驶舱数据积累到一定数量后,街道就可以利用这些数据分析老年人的需求,形成精准的“用户画像”,从而为老年人提供更加智能化、个性化、专业化的线上线下为老服务。这样一来,武林街道的为老服务真正做到了让数据多跑路,让老人少走路。
“随着时代的发展,老龄化社会的到来,老人的需求也在随之变化和更新,为老服务真正温暖到老人的心坎上去是我们的目标,需要今后更多的努力和时间的沉淀,我们的为老服务数字驾驶舱启动不久,希望通过线上大数据的分析,辅助决策,成为老人的贴心人,精准服务,主动关怀,让辖区的老人更有获得感,幸福感。”武林街道相关负责人介绍道。
本文为钱江晚报原创作品,未经许可,禁止转载、复制、摘编、改写及进行网络传播等一切作品版权使用行为,否则本报将循司法途径追究侵权人的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