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的养老保险以1951年2月26日政务院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保险条例》为起点,1997年国务院颁布《关于建立统一的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决定》,我国建立了统一的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制定了社会统筹与个人账户相结合的养老保险制度,建立了职工基本养老保险个人账户。1998年9月1日起,根据《国务院关于实行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省级统筹和行业统筹移交地方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参加原铁道部、邮电部、电力部、民航总局、煤炭部、中国有色金属工业总公司、石油天然气总公司、金融系统基本养老保险等行业统,开始移交属地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省级统筹,城镇职工养老保险全部统一标准进行缴费和核定待遇标准。2011年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险法》,2018年修正颁布。
#养老保险#
01先来了解一下什么是“视同缴费年限”?
在我国建立和完善养老保险制度前,有很大部分人都快退休了,这部分人的养老金计算怎么办呢?《国务院关于建立统一的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决定》 国发[1997]26号进行了明确规定,提出了“视同缴费”概念,这是针对国有企业员工从参加工作时起至1992年前实行社保缴费制度时止,这一个时间段视为已经缴费年限,专门针对这部分人进行了一些补偿政策,在退休时合并计入累计缴费年限。
02视同缴费与过渡性养老金是什么关系?
视同缴费年限所计算出的养老金叫过渡性养老金。也就是专指1992年养老金个人账户成立之前参加工作、之后退休的人员来说,由于其在此之前的工作年限没有实行个人账户,则退休时的个人账户储存额中没能体现这段年限的劳动贡献情况,因而其退休时的基本养老金不能简单用基础养老金加个人账户养老金计算,而应再加上没有个人账户年限的养老金,这部分的养老金就是过渡性养老金。
03过渡性养老金怎么计算呢?
在我国养老制度改革过程中,退休人员分老人(2014年9月30日以前)退休人员,中人(2014年10月以后~2024年9月30日以前),新人(2024年10月1日)以后退休。老人、中人退休养老金核定标准目前仍按2014年9月30日以前老人标准发放过渡退休金,核定养老金=基础性养老金+个人账户养老金+过渡性养老金。
首先,将1992年前档案里记录的工龄视为等同缴费,这样子就增加了总共的缴费年限,基础养老金也会相应增加。
其次,过渡性养老金是以视同缴费年限为基础的,每增加一个视同缴费年限,就增加一个额度的过渡性养老金。
04实例说明
例如,某女,1998年参加工作,2020年退休,缴费年限23年,视同缴费8年5个月,本人月平均缴费工资指数31.4,退休时上年度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6108元,
基础养老金计算时,本人月平均缴费工资指数中,本人每缴费年比值之和+视同缴费年限,都把视同缴费年限加上进行计算;
过渡性养老金=本人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1.3×视同缴费年限,增加了过渡性养老金。
具体计算方法点下面标题查看
推荐|社保局是这样给我计算养老金的,听网友介绍养老金计算过程
视同缴费的8年5个月,增加不少养老金,得到实实在在的真金白银。
05阅读热点
2021年企业退休人员养老金调整,你来看能增长多少?请你来投票
测算退休时的养老金,这个方法很简单
全国企业退休人员月人均基本养老金,你知道是多少吗?
如何查找社保卡初始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