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养老金上涨出了“新花样”,国家为了拉进养老金的差距,提出了“提低控高”政策,也就是说养老金偏低的退休人员上涨部分多一些,养老金偏高的退休人员,上涨部分少一些,用这样的方式拉近养老金之间存在的差距。2021年,相信还会延续此政策。
那么,既然是新政策的出台,政策向某一群体针对性地“倾斜”,自然就会区分受益群体和非受益群体。今天就和大家聊聊,“提低控高”政策实施的同时,哪些人是非受益群体,拉进养老金差距指的是哪类人。
乍眼一看,“提低限高”政策实施的同时,受益群体无疑是养老金偏低的退休人员,毕竟政策倾斜的方向就是针对养老金偏低的退休人员,养老金处于中游或者偏高的群体,属于非受益群体,政策并没有向这两类人倾斜。
但事实却不是大家想象的这样,养老金偏高的退休人员利益并没有受到损失,为什么这么说,最主要的就是养老金偏高的退休人员,缴费年限较长和缴费基数较高,理论上没有得到倾斜政策,但按照正常养老金上涨方式,上涨额度可以甩开养老金偏低退休人员几条街。换句话说,就是养老金偏高的退休人员,上涨额度是养老金偏低的退休人员几倍,“提低控高”政策对于养老金偏高的人员几乎无法造成影响。
拉进养老金差距,指的是拉进养老金偏低和养老金处在中游退休人员之间差距
2020年养老金上涨过程中,身边就有这样一个真实案例,朋友的父母都是下岗工人,母亲退休早,每月可以领取2000元的养老金,父亲退休晚一些,工龄相对也要长一些,每月可以领取2600元左右的养老金(两者都补交过养老保险)。2020年养老金上涨,朋友的母亲上涨了126元,朋友的父亲上涨了107元,这里也就体现了“提低控高”政策方针。
所在地区,2020年“提低控高”政策,设定了养老金最低标准,在缴费年限上适当增加。养老金调整后不满2500元的退休人员,缴费年限超过15年的部分,每月增加1元。朋友母亲多涨的部分,基本上就是针对性倾斜部分。
根据以上真实案例分析,虽然只有不到20元的差距,但养老金每年都在上涨,随着养老金逐年上涨,3-5年的时间,有可能就会拉进百元以上的距离。2020年养老金上涨是提出“提低控高”的第一年,相信在未来的几年中,大部分地区针对养老金偏低的退休人员,倾斜力度会有所加大,这样的情况下10年后会拉进多少距离呢?
最后的结果,就是养老金偏高的退休人员,养老金水平始终处于遥遥领先的状态,拉进的只是养老金偏低退休人员和养老金处于中游状态退休人员养老金之间的差距。“提低限高”政策拉进养老金差距,在2020年养老金上涨过程中第一次被提出,实施的机制各省份并不统一,力度也各有轻重,2021年“提低控高”政策怎样实施,具体是否有一个统一的标准还是一个未知数。
总之,“提低控高”政策深得民心,希望国家大力推广,解决养老金偏低群体的生活困难,提高养老金偏低退休人员的生活质量,才是大家最希望看到的。
对此你有哪些看法,欢迎交流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