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陪伴是最长情的告白”,很多老年夫妻一辈子从未说过“我爱你”,却风雨同舟一路相扶持走下来,用行动默默诠释了最好的爱情。可人生在世,谁也控制不了生命的长度,当夫妻一方先离世后,另一方势必会孤独寂寞。
随着社会的进步,丧偶后再婚已然是一件很平常的事,毕竟逝者已逝,生者如斯,生活还要往下继续。再者即便儿女孝顺,可他们有自己的事业和小家庭要忙,总归能陪伴老人的时间太少,所以再找个聊得来的伴共度余生,是很多丧偶老年人的选择。
但是老年人再婚后,要保留自己的立场,不能为了讨好后老伴,而忽视自己的儿孙。要知道他们才是你嫡亲的人,万一哪天再婚日子继续不下去,还要指望他们奉养。
02
王庆与老公结婚后,一直与公婆同住。据她观察,公婆非常恩爱,虽然时常吵架拌嘴,但要不了一会功夫,两人又喜笑颜开。家里有啥好吃的,他俩都互相惦记对方,王庆特别羡慕公婆的婚姻状态。
然而在儿子一岁多的时候,公公因病去世,婆婆在葬礼上几度哭晕,这幅场景令在场的人无不动容。办完后事,婆婆不吃不喝,整天以泪洗面,几天时间整个人都瘦虚脱了,王庆和老公赶紧将婆婆送去医院输液。
医院有个老头,年纪和婆婆相仿,他特别热心,婆婆听了他的开导心情平复许多。见婆婆振作起来,王庆便放心地把儿子交由婆婆带,因为公婆的事,她已经请了一个多月的假,再不回去上班就要被老板炒鱿鱼了。一想到还有几十万的房贷没还,王庆就头大。
婆家条件不好,结婚买房都是小两口自己借钱解决,老公为了多挣点钱,跟着装修队去了外地,王庆在厂里12小时两班倒很辛苦,幸亏家里和孩子有公婆照应,她下班吃现成的,所以内心非常感激公婆。
03
王庆每天忙着上班,丝毫没有察觉到婆婆的变化,在公公去世3个月的时候,婆婆突然将儿子召回,郑重其事告诉他们自己要再婚了,而再婚对象就是他们在医院看到的那个叔叔。
原来,那次分别他们互留了电话号码,老头经常约婆婆去听戏。婆婆每天带孙子正闷得慌,便欣然赴约,几次接触后,两个老人一发不可收拾,产生莫名的情愫,起了再婚的念头。
儿子儿媳虽然能够体谅婆婆一个人孤单,也不反对她找老伴,可公公刚走这么短时间,她便急着再婚,担心外人会说闲话。他们劝婆婆先缓一缓,等一年半载再结婚也不迟,可婆婆被猪油蒙了心,说老年人一寸光阴一寸金,于是趁儿子儿媳不注意,悄悄搬到老头家去了。
婆婆一走,王庆着急上火,儿子才一岁多,幼儿园不收,她只得去找婆婆商量,请她继续帮忙带孩子。可婆婆说她一辈子为家庭为儿女操劳,如今土埋半截,也该过几天清闲的生活了,她拒绝带孙子。
04
王庆心里不是滋味,她想不通黄昏恋到底有啥魔力,能让婆婆那么老实本分的人变得不管不顾。同时心里也暗下决心,既然你做初一,那就别怪我做十五,对于婆婆将来的养老,她概不会负责。
从那之后,王庆从未与婆婆联系过,有两次在超市遇到,她也都绕道避开。不过听知情人说,婆婆再婚后过得很快乐,后老伴退休工资高,他俩每天就吃喝玩乐,听戏跳广场舞。
再次听闻婆婆的消息,已是半年后,王庆得知婆婆后老伴的儿子生了二胎,婆婆不仅悉心照顾后儿媳坐月子,孩子也是她在带。一想到婆婆放着家孙子不带,却去带野孙子,伺候人家一家老小,王庆心里真觉得委屈,从而对婆婆的恨意又加深一层。
毕竟年纪大了,婆婆整日照顾后老伴一家老小,身体和精力都跟不上,渐渐地后老伴一家有了怨言,谁都能对她进行斥责,后老伴甚至对她动手,婆婆碍于面子不好意思声张。
05
又过了一年,那天王庆送儿子到幼儿园,总觉得路上有人跟着她,拐弯时她悄悄停下,发现居然是婆婆。许久没见,婆婆苍老憔悴许多,未语泪先行,原来她前段时间时常头晕乏力,后老伴家人担心她患有不好的病,便将她赶了出来。婆婆无处可去,只好回来投奔儿子儿媳,希望他们能既往不咎接纳自己。
王庆想都没想直接拒绝,倒不是她心狠,而是婆婆做事实在太随性,当初不告而辞,如今又不吭声回来,真拿这个家当旅馆,想来就来想走就走。
后来在老公和亲戚的轮番劝说下,王庆态度总算有了松动,她同意赡养婆婆,但是不许她住在家里。就这样,老公在家附近租了一小间房子安顿婆婆,王庆每月给她1000块钱生活费,王庆觉得这已经是自己最大的让步了。
老人再婚,比中年人再婚情况更复杂,首先老人年纪大了,身体上或多或少有些问题,倘若真进了医院,医药费如何解决便是一个很现实的问题。再者百年后的财产继承,也足以让双方子女争得面红耳赤。
所以说,再婚之前,一定要考虑好细节,约法三章,尽可能征得双方子女的同意。本着一碗水端平的原则,老人再婚后对双方子女一视同仁,自然会得到孩子们的尊重与祝福。
-END-
图片来源于网络,图文无关,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