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老百姓选择从事个体职业,这其中就包含了网约车司机、快递员、外卖送餐员、家政服务工等职业,这些劳动者均属于灵活就业人员。根据人社局的数据,我国当前约有2亿灵活就业人员。
在灵活就业蓬勃发展的同时,灵活就业人员的社会保障权益也愈发受到社会各界的关注,国家也在抓紧制定部署各项政策来完善灵活就业人群的社保权益,最近就传了三个好消息,下面我们就来具体了解一下。
福利一:取消户籍限制,灵活就业人员可在异地缴纳社保
当前,我国各地区对于灵活就业人员的参保政策并未统一,在有些大城市,如:北京等,是不允许外来灵活就业人员参加当地的养老’医疗等社保的。
这种弊端是显而易见的,因为无法在就业地参保,导致我们灵活就业人员只能再回户籍所在地参保,有些灵活就业的朋友“嫌麻烦”,也会中断社保的缴纳,使得个人社保障出现真空期,不利于灵活就业人员的工作稳定和生活安定。
而当前,国家已经明确表示会推动放开就业地参加社保的户籍限制,并会在9月底前出台相关细则,这无疑会增加异地灵活就业人员的参保积极性,助推社会经济的稳定发展。
福利二:试点灵活就业人员职业伤害保障
这一决策无疑填补了灵活就业人员的工伤保障空缺,要知道,当前相当一部分行业的灵活就业人员与从业单位并非是稳定的劳动关系,因此无法参加工伤保险,一旦出现工作期间的人身伤害,只能通过商业保险等形式进行补偿,而在7月7日的政府会议中就明确表示将会以出行、外卖、即时配送等行业为重点,开展灵活就业人员职业伤害保障试点。
而在具体实施上,将合理划分企业的用工责任,探索购买商业保险、保险公司适当让利、政府支持等形式形成完善的伤害保障机制,灵活用工人员的人身安全将得到显著的提高。
福利三:社保缴费基数上调,未来将获得更多养老金
有了上述的保障,相比我们灵活就业朋友的社保参保意愿将进一步提高,而从7月份开始,各地区2021年的社保缴费基数也进行了上调。
以上海为例:2020年度上海全口径的城镇单位就业人员平均工资为124056元,同比增加7.9%,社保缴费基数上限调整为每月31014元,下限为每月5975元,
有的朋友可能会问,下限应为平均工资的60%,即6202.8元,为什么是5975元?这是因为考虑到疫情影响,根据关于2021年社会保险缴费有关问题的通知,各地区的社保缴费基数的上下限可在两年内过渡到位。而在“多缴多得”的原则下,上海灵活就业人员今年的参保金额也会增加,今后退休后的养老金待遇也会相应提高。
可以看到,随着我国社保事业的不断发展,灵活就业人员的社保权益也日趋完善,大家怎么看呢?
欢迎评论转发,关注欣奇理财师,了解最新社保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