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我国31个地区的养老金调整方案已经尘埃落地,各地区的退休老人们也已领到期盼已久的补发养老金。今年我国受疫情影响,虽然养老待遇继续上涨,实现了“17连涨”,但上涨平均幅度下滑到了4.5%,低于近三年的水平。在我国逐渐步入老龄化的大背景下,我国养老金制度的完善势在必行,而具体将如何优化呢?我们可以从人社部最近出台的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事业发展 “十四五”规划中一窥究竟。
事实上,我国在社保领域的重要目标之一就是健全和完善社会保障体系,而在老百姓最关心的养老待遇方面,十四五期间将迎来三个变化。
变化一:基本养老金最低缴费年限将逐步提高
自1997年以来,根据关于建立统一的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决定,我国养老金的最低缴费年限一直以来均保持着15年的标准,换句话说,一般情况下,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养老金保险的个人,只要达到法定退休年龄且缴费满15年,退休后就可以按月领取相应的养老金。
横向对比其他国家来看,我国当前的最低缴费是偏低的,比如:当前法国享受退休养老金的工龄要求为41.5年,且计划到2035年将法定工龄年限提高到43年,而规定对于领取养老年金的要求为缴费满35年,且退休年龄是65岁。与此同时,人社局的数据显示,在“十四五”规划期间,新增退休人数将超过4000万,而劳动年龄人口净减少3500万,人口老龄化的趋势将愈发显著。
事实上,当前绝大多数退休老人的缴费年限均在15年之上,在这样的社会背景下, 逐步提高养老金缴费年限将有利于养老保险的余额积累,实现养老保险制度的可持续发展,值得我们支持。
变化二:职工基本养老保险个人账户计发月数将修订
这一点也是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事业发展 的“十四五”规划中明确的。相当一部分退休老人对于“计发月数”的概念是比较模糊的,实际上计发月数主要影响的是我们养老金的计算。
以上是当前不同退休年龄下对应的计发月数表,这个标准自社保法出台以来也是没有变化过的。我们的退休养老金主要包括基础养老金和个人账户养老金两部分,其中,个人账户养老金=个人账户储存额÷计发月数,换句话说,计发月数越高,我们每月拿到的个人账户养老金额就越高。
而在2021-2025年期间,这一标准将会有所修订,私以为,这种标准的修订很有可能会和法定退休年龄的调整一同进行,具体如何调整还需要关注。
变化三:全面保障农民退休养老金待遇
“十四五”规划中明确提出要提高城乡居民养老保险保障力度,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一是明确要落实城乡居民基础基本养老保险的待遇确定和正常调整机制,逐步提高城乡居民基础养老金标准。二是明确每年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基金新增结余的 80%以上将用于委托投资,促进基金保值增值。三是提高城乡居民居民基本养老保险的经办服务能力建设,缩小城乡经办服务差距。
我们知道,当前城乡居民养老保险的参保人员大多数是农民朋友,而其养老待遇的服务与城镇退休职工间存在普遍差距,本次规划对于农民养老待遇的提升提出了明确目标,相信到了2025年,我国农民朋友的养老待遇将更上一层楼。
最后,大家对提高我国养老待遇有好的建议吗?欢迎评论转发
关注欣奇理财师,了解最新社保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