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我们国家的国球,乒乓球事业一直是国人的骄傲。但回首上个世纪的乒乓球员们,他们几乎都是为祖国贡献出不朽力量的人。
比如我们今天要讲的这位乒乓球坛的优秀球员梁丽珍,她的一生有如传奇,一辈子为着乒乓球事业奋斗,最后却在无声无息中悄然而逝。
梁丽珍八岁入行,为乒乓球付出一生,一直到六十岁才退休
这是怎么样的一段悲伤故事呢?可能还得从梁丽珍小时候开始说起,因为如果没有转行进行乒乓球事业,也许她的人生会有所不同。
梁丽珍出生于1945年,生于广州,长于西关,从小喜欢游泳。但是,学习游泳的同时,她还学了乒乓球。只不过,梁丽珍虽然喜欢游泳,可成绩方面总不理想。
相反,她的老师发现,她在反应方面的敏捷与速度是非常适合打乒乓球的,而且,老师认定:梁丽珍会是不可多得的乒乓球好选手。
可能是出于对游泳成绩的失望,梁丽珍在8岁这年转行了,正式成为一名乒乓球手。可以想到,梁丽珍比起其他同时学习打乒乓球的选手算是新人,自然要多加努力,所以她每天对着墙壁一拍就是几个小时。结果,她只用了一年的时间就成了队里的种子选手。
很快,13岁的梁丽珍进入广东省集训队,又于两年后成为了中南五省集训地的选手。这个集训中心是专门为着当时世界乒乓球比赛而成立的,这就是说,梁丽珍是奔着世界乒乓球比赛而去的。
在这里,梁丽珍遇到了许瑞琴老师,也是因为她的帮助,梁丽珍完成了自己在乒乓球技能方面质的飞跃,一举进入国家集训队。这是梁丽珍的人生转折,她借着这股不认输的势气,于第二年就在第26届世界乒乓球赛中得了个季军。
随后,梁丽珍得到了容国团的倾力打造,于1965年28届世界乒乓球赛中夺得我国第一个女子乒乓球世界团体冠军,以及混合双打的季军。虽然只有20岁,可梁丽珍的名字已经国人皆知。
这当然是一个好的发展势头,但我们非常清楚,一个运动员的体育生涯很短,梁丽珍虽然是乒乓球选手,但也没有超长的职业生涯。
1973年,28岁的梁丽珍再次迎来自己的人生转型:她到了退役的年纪,所以只能为那些年轻的后起之秀让路,从而离开了奋斗多年的乒乓球事业。
不过,退役不等于离开乒乓球,梁丽珍退役之后直接回到广东,她为着国家的乒乓球事业不遗余力,专门去打造普通群众以及小朋友们的乒乓球术训练。
这不但有益于身心,而且还能在优秀的选手中为国家推举优良的乒乓球选手。梁丽珍这一干就到了60岁,面对退休的年纪,她才依依不舍地放下了乒乓球事业。
退休之后的梁丽珍,依旧自尊自强,竟然独自在养老院去世
按理说,这是一个人安享晚年的开始,梁丽珍为乒乓球事业奉献了一辈子,自然也不例外。只不过,当我们为之奋斗了一辈子,然后突然面对退休的时候,难免会有些不适应。梁丽珍也是如此,但她的接受能力极强,很快便接受了这种退休的生活。
之后,梁丽珍过上潇洒的退休生活,但丈夫早已经去世,儿女也不在身边,生活上难免孤单。
最开始,她经常与自己工作时的老伙伴们一起联系,一起锻炼一下身体,共同叙说一下过去的荣耀经历。这样的人生也算是过得很不错了,毕竟,上个世纪的业余生活还没有那么丰富,梁丽珍能做到这样已经很体现当代老太太的丰富人生了。
但随着年纪越来越大,梁丽珍深刻感受到了自己对生活的力不从心。这样的现实自然也给儿女们带来了不便,每个人工作都很忙,又都有自己的家庭、孩子,再拿出时间来关照一位老人,是非常耗费精力的。
梁丽珍非常清醒地意识到了这一点,所以,她再次发扬新世纪老太太的风格:我要住到养老院去!
最终,孩子们无法说服梁丽珍,她以不叨扰孩子们的生活为由,一个人搬进了养老院。
在梁丽珍看来,养老院对于一些独居老人是很理想的,毕竟这个地方除了有专业的人照顾自己,还有一大群年纪相仿的老朋友。大家一起聊聊天,谈谈人生,这是一种休闲且美好的生活。
可谁也没有想到,2017年的除夕之夜,梁丽珍竟然在自己的房间里悄然闭上了眼睛,结束了自己72岁的生命。当清洁工打开门进来清理房间时,才发现梁丽珍早已经去世多时了。
曾经有媒体对梁丽珍进行采访,当时记者问她:"在自己的乒乓生涯中你还有什么遗憾吗?"梁丽珍是这样说的:
"可以得到王征远、许瑞琴、容国团三位恩师的帮助,我觉得自己真的太幸运了。或许唯一的遗憾就是未能参加奥运会吧,也因为如此,我在1985年交了50美金的报名费,参加了加拿大'世界老将运动会',这是专门为没有机会参与奥运的项目而设的赛事,我夺取了女子乒乓球的单打冠军。"
这真是一个悲伤的故事,一位开明又上进的老人,竟然独自一人在除夕之夜约会死神,悄无声息地离开了这个热爱的世界。
这种沉寂与比赛场上的热烈、辉煌相比,有如天壤之别。而且,没有人知道,这位曾经的优秀乒乓球员,她在人生的最后想到的是什么。不知道对于梁丽珍而言,获得了"世界老将运动会"的单打冠军,内心是不是已经满足了呢?但愿她的人生没留下任何遗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