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民在新开设的市人社就业服务大厅办理业务。记者左泽川摄
民生连着民心,多年来,我市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始终把人民群众安居乐业、安危冷暖放在心上,积极顺应群众对美好生活的新期待,大力兴办民生实事,解决民生难题,以看得见的变化回应群众的关切和期盼,切实兜住民生底线,不断增强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扎实推进社会保障体系建设 社会保障是经济运行的“减震器”,是社会和谐的安全保障。多年来,我市认真从就业创业、农村基本养老、农村合作医疗等切实保障民生方面着手,努力提高各方面工作效率,构建一个能够涵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结构,为人民的基本生活保驾护航。 全面实施就业优先政策,坚持“减负、稳岗、扩就业”。今年初,面对突如其来的疫情,我市不断加强就业服务力度,做好高校毕业生、农民工、退役军人等重点群体就业工作,严格落实降低社会保险费率和阶段性减免企业养老、失业、工伤保险单位缴费措施和《保障农民工工资支付条例》,加大援企稳岗力度,维护广大农民工合法权益。据统计,今年上半年,全市城镇新增就业人数7882人,城镇登记失业率为2.93%。 全面落实医疗保障各项制度。“十三五”以来,我市不断加大投入力度,改善基本医疗条件,健全完善工作机制,卫生健康和医保事业发展稳步推进。不断完善养老服务体系,今年,养老服务和智慧养老项目、县级养老服务指导中心建设任务全部完成,街道养老服务中心建设完成81.81%,乡镇养老服务指导中心建设完成97.8%,城市社区养老服务站建设完成72.72%。 全面推进教育优质均衡发展 去年9月,青阳县杜村宗文幼儿园开园,90名幼儿来自宗文、上峰、龙华、镇华、双石、玉屏、星星等行政村,解决了杜村乡部分居民孩子接受学前教育的问题。宗文幼儿园的建设,是我市学前教育促进工程实施成果的一个缩影。 多渠道扩大学前教育供给,让教育更加公平更有质量,是加快发展社会事业、更好保障和改善民生的应有之义。去年以来,市教体局针对幼儿教育学位供给不足等群众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实施学前教育促进工程和主城区基础教育三年提升计划,每个乡镇建成一所中心幼儿园,同时加强治理、规范管理城镇住宅小区配套园。 据统计,2019年,我市建设民生工程学前教育扩大资源项目8个,完成校舍新建和改扩建面积1.38万平方米,完成投资2785万元。全市学前教育三年毛入园率达到90.94%。2020年,我市正在继续推进学前教育促进工程,新开工团结小区幼儿园、开发区幼儿园等11所幼儿园。总建设面积25343平方米,计划投入8017万元,项目建成后可新增学位1970名。 随着一批批项目的建成投入使用,城区和乡镇幼儿教育学位供给将进一步增加,乡镇幼儿就近入园难、城区学前教育优质资源供给不足等问题将得到有效缓解。 补齐民生短板办好民生实事 “以前家里老式厕所一到夏天蚊子苍蝇特别多,现在政府帮我们改厕所,既干净又方便,还不要一分钱……”今年5月份,东至县木塔乡郑村村元子组村民王伟红终于完成了自家厕所改造,看着干净卫生间,她赞不绝口。 近年来,为改善农村卫生环境,我市将农村改厕作为造福百姓的民生工程,因户施策,由点到面,确保“改一户、成一座、净一方”,全面提升村民生活质量和健康水平。不仅是农村改厕,还有“四好农村路”建设扩面延伸工程、健康脱贫综合医疗保障、“四带一自”产业扶贫等多项民生工程的实施,真真切切增强了广大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2007年至2020年,我市围绕民生工程,在就业、医疗、困难群众救助、棚户区改造、环境卫生改善、教育均衡发展等方面,采取了一系列有效措施,解决了一大批城乡居民生产生活方面的实际问题,改善民生工作取得了实实在在的效果。特别是今年,我市把实施民生工程、推动改善民生放在更加重要的位置,认真测算民生工程配套资金投入,严格落实财政资金筹集渠道,各级财政部门将落实民生工程资金作为重中之重,做到新增财力的90%以上用于民生,切实保障基本民生,办好民生实事。据了解,今年我市共实施31项民生工程(农村危房改造、智慧学校建设无任务),测算投入约41.69亿元。截至9月底,全市资金到位35.93亿元、拨付34.42亿元、支出30.40亿元,资金到位率86.18%、拨付率95.8%。各项民生工程进展顺利,其中农村饮水安全巩固提升工程、“四带一自”产业扶贫等9项民生工程完成年度目标任务。 【来源:池州日报】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邮箱地址:newmedia@xxcb.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