孝道是中国传统美德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特别注重家庭关系。小的时候是家长抚育孩子长大,等大了之后,就是孩子回报父母的时候了。那么中国人是如何养老的呢?大多数人的回答都是:老人辛苦了这么久,自然是让他们在家里面好好歇一歇,不要做任何的东西,每天吃喝玩乐就行。
那么大家有考虑过吗?老人愿意这样养老吗?他们真的愿意每天吃喝玩乐吗?答案是不愿意的,这种养老的方式叫废物形式养老。把老人当成了报废的机器,让他们在家里面生灰发霉,他们完全找不到人生的意义,有很多老人因为这种枯燥无聊的生活心生烦躁,特别孤独。
网友分享了自己养老的经历,特别真实。他是一个单亲家庭的孩子,妈妈抚养他长大,尽可能地为网友提供良好的生活条件,每天过得都很辛苦。在妈妈退休之后,网友就把妈妈接到自己身边,想要好好地回报母亲,让她有一个好的老年生活。
跟着儿子生活了一段时间后,老母亲突然向儿子提出了一个要求:我能不能帮忙带带孙子呀?儿子听后一口回绝:“那你好好呆着就行,不要操心这个操心那个,享享清福就好呀!”老母亲听到这句话之后默不作声,没有一点表示,但看得出来她的心情是非常低落的。有一段时间,甚至出现了特别悲伤的情绪。
儿子注意到了老母亲的异样,就询问她到底怎么了,以为是自己哪里做得不对,没有照顾好老母亲的情绪。母亲回答道:“你每天就这样无所事事地让我呆在家里面,我感觉自己很没用呀!我又没有老到不能自理的地步,什么事儿都不做,日子特别枯燥无味。我感觉自己好像是个废物,给你带来了很大的麻烦,连带个孩子都不行。”
经过老母亲的表述,网友这才知道自己给老母亲安排的养老生活是不符合母亲心中预期想法的。于是儿子遵从老母亲的心愿,愿意让老母亲帮忙照顾家庭,照顾孩子,这样也给他省了不少的事情。
那么废物形式的养老为什么会兴起呢?这主要是大多数子女在养老的方面理解得较为片面,大家只注意到了养老,却没有注意老人的实际需求。对于老人而言,退休在家后,就代表着他们与这个社会脱节。有些老人觉得自己没有利用价值了,就是一个等待死亡的废物,就是拖累儿女的累赘,所以才会这么抑郁。
我们的儿女考虑到了父母操劳了一辈子,应该有一段时间好好放松,好好休养一下。他们采取的方式就是让父母在家里面看看电视,随意走动走动,休闲愉快地生活。可这种生活是否能够给他们带来快乐?大家并没有从内心深处去考虑呀。大多数人把老母亲带到了自己工作的地方,老母亲跟随自己住在高楼之上,他们每天只有一个小小的电视,或者只有一扇窗户,去窥探外面的世界。对他们而言,目前所在的环境就是单一的。
写给子女们:
人要是一直在一种单一的环境当中成长,会让内心感到焦躁。我们把老母亲老父亲接到自己身边养老,何尝不是让他们进了监狱?他们为了不拖累儿女,一般来说是不会下楼走一走的,怕自己迷了路,让儿女担心。城市的邻里之间感情是特别薄弱的,大家就算住一层楼,平时遇见也不会打招呼,完全就是像陌生人一样相处。这和老人在农村的生活习惯完全不同,他们过不了这种封闭的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