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蜜芽妈(高级母婴护理师,原创不易,请勿抄袭)
当孩子独立的时候,也差不多到了父母需要养老的时候,对于很多有孩子的家长而言,最喜欢的养老方式依然是子女养老,和子女同住。
而如今一些儿女双全,思想又比较开放的老人,也陷入了去女儿家住,还是去儿子那里住的选择。
去女儿家住比较好,还是去儿子那里住比较好,看看这几个老人的经历,也能明白一二了。
68岁的王阿姨:
本文配图均源于网络,图文无关两年前我和老伴搬到儿子儿媳那里住,想着有个相互照应,大家的生活都能轻松一点,但是没过多久,就发现双方的生活习惯差太多了。
比如一次过节的时候,我给他们准备好了丰富的晚餐,结果两个人晚上才打电话说不回家吃饭,要去外面吃。
和儿媳妇之前的相处也让我为难,想和她客客气气的,又怕那孩子把我当外人;想随便一点,又怕她觉得我不尊重人,最后还是和老伴搬回家住了。
70岁的张阿姨:
之前我和老伴在女儿女婿那里住了一段时间,女婿很好,一直对我们很客气,每天给他们做好饭之后,他都会说声谢谢,饭后还主动洗碗。
但是相处久了,他还那么客气,我们就觉得比较生疏了,因为房子是女婿全款买的,我们在里面住着,时间长了,也觉得自己是一个外人,于是不久后就搬走了。
从两位阿姨的表述里,我们可以发现,不管是和女儿住,还是和儿子住,都是有利有弊的。有时候能不能和孩子好好相处,其实也要看老人自己。
这些老人更容易与孩子们同住
真心为孩子们着想的
有的老人和孩子们住在一起,只是为了找个养老的地方,希望孩子伺候自己,也不考虑一下他们的难处,于是常常一起吵架,弄得儿女心里怨声载道。
比如孩子房子的空间较小,没有地方放大物件,但他们还是想买一个没用的保健床回来。
而能为孩子着想的老人,和儿女住在一起的时候,尽量不打扰他们的生活,互相理解,生活得和谐、美满。
有自己爱好的
没有爱好,晚年生活不丰富的老人,可能比较喜欢干预孩子们的生活,几个人生活在一起本来就会有摩擦,老人参与得越多,矛盾可能就越多。
不倚老卖老的
不因为自己年纪大,是父母,就要求孩子一定要按照他们的要求做事、生活的老人,给儿女的压力更小,和子女相处起来更加容易。
而一些性情古怪、规矩较多的老人,和孩子们相处起来就不容易,比如,晚上几点前必须睡觉,走路的声音不能太大等等。
与孩子同住,未必是最好的养老方式
虽然与孩子住在一起是很好的养老方式,但如今的新型养老方式,未必就很差。
社区型养老
社区型养老集居家和有人照料于一体,孩子可以和老人住在一起;也可以分开住,时不时回来看望,而社区里面就有一些医疗、娱乐的场所,可以全方位服务老人。
当孩子承担的照顾老人的职责比较小的时候,他们就更轻松一点,和父母相处起来也更高兴。
养老机构养老
成熟、优秀的养老机构可以帮助老人制订营养餐,组织他们活动,时不时地还有体检,虽然一些养老机构里儿女住的地方比较远,他们不方便看望,但机构里同龄人众多,也不会太孤单。
旅游型养老
对于好奇心重,不服老的老人,旅游型养老也是一个不错的选择,每隔一段时间就出去游玩一番,心情也可以跟着放松,对健康有很大好处。
旅游型养老也可以变为候鸟型养老,寒冷的时候去温暖的地方居住,炎热的时候去凉快的地方居住,都是轻松且有益身体的行为。
但这种养老方式,可能更适合健康的老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