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刚看到一个数据,2020年我国独居老人数量已经超过了3,000万。细想一下,这是一个令人触目惊心的数据。在一个个数字背后是一个个彷徨孤独无助的背影,中国已经进入到了老龄化社会,老年人的养老问题成为了社会非常关心的一个严峻问题,不管是对于单独的个人来讲,还是对于整个国家来说这都是一道大考。怎么做才是完美答案,谁也不知道。但是,中华民族一直以来以家庭养老为主,养儿防老是他们最终的依靠。如果一个家庭有多个子女的话,相互之间互相帮衬还好一点。如果只有一个子女,老人年纪大了之后,不管是自己还是子女,压力都很大,他们不得不将面临一个非常严峻的考验。
在农村里,过去一对夫妻一般都要生好几个孩子,兄弟姐妹很多。近几十年来,因为众所周知的原因,可能一个家庭只有一个孩子或者是两个孩子。现在年轻人大多常年外出打工,在家生活的并不多。上了年纪的老人没有办法跟随他们进城生活,当然也可能是不愿意去,只能留守老家。这就是我国城乡二元结构中典型的农村留守老人现象。
很多农村老人,60多岁还在外面打拼,一方面是因为自己没有足够的养老钱,未来的老年生活堪忧。另外一方面是希望给子女多攒一点,以减轻他们的生活压力。现在的工资收入都不算高,但是开销却在逐年上涨,很多人已经快要承受不住了。在这种情况下,六七十岁的老人没有办法退休,仍然要下地干活,仍然要外出打工,这是他们唯一的选择。
与此同时,年轻人都在外面,很多没有办法外出打工的老人,留在家里只能是夫妻双方彼此照顾。如果是丧偶或者是寡居,那就只能一个人生活。现在平时回农村,几乎看不到炊烟,也听不到狗叫,每当夜幕降临,再也听不到人喊孩子的乳名,回家吃饭的声音。因为,年轻人在外面,孩子也在外面,只有孤独的老人留在家里。
其实现在老人对生活的要求并不是特别高,只要能满足他们的基本生活需要就足够了,但是,老人真正短缺的是情感方面的慰藉。农村的老人独自守在家里,偌大的一栋房子里,只有一盏孤灯。除了偶尔想起的电视声音,再也没有其他的人声。
尤其是那些只有一个孩子的家庭,他们不像多子女家庭,有的可能还在农村生活,还能够就近照顾父母。兄弟姊妹多,相互之间能够帮衬,同时也能让一个家庭产生人气,感受到天伦之乐。如果只有一个子女,所有的重担都压在子女的身上,他们只能更加努力的打拼。为了老年人的养老也好,为了自己的生活改善也好,或者是为了孩子的教育也好,总之他们必须付出200%的努力,才有可能维持生活。
在这种情况下,父母的感情就无法兼顾。只要父母自己身体尚可,还能够自食其力,他们是不会回来照顾他们的。并不是说不愿意,而是现实考量确实难以两全。所以,在老人最需要照顾,最需要安慰,最需要慰藉的时候,独生子女的家庭可能很难做到。这就是夫妻只生一个孩子之后,在农村里即将要面临的一种困境。对此大家怎么看呢,欢迎在下面留言说说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