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近年来探索深化
党建引领“吹哨报到”“接诉即办”改革
坚持民有所呼、我有所应
解决了一大批群众身边的
操心事、烦心事、揪心事
在2月5日下午举行的
2020年北京市“接诉即办”
改革工作总结交流会上
180个先进集体和420名先进个人
获得通报表扬
其中,延庆区有
9个先进集体、19个先进个人
名单如下
延庆区卫生健康委科员郎雪静上榜!
民有所呼,我有所应
这是一名基层“接诉即办”
工作人员的真实写照
她,将这几个字发挥的淋漓尽致
↓↓↓
不记得她的办公室的灯是几点关的,也不记得她水杯里的胖大海和麦冬换了多少,更不记得她的手机什么时候又没电了。来让我们认识一下她吧……
今年年初,她还像往常一样接单派单,其中有一个工单引起了她的注意。经核实,何女士和老伴刚刚入住延庆,又值疫情期间,女儿长期在国外,希望能够在延庆区医院为老伴开具治疗肿瘤的药物,就不用再去北京了。她立即到延庆区医院医保办进行咨询,经核实,治疗药物延庆区医院都有,但是作为毒麻药品有严格的管理政策,系统查询患者注册在肿瘤医院,必须先注销后在进行重新登记。怎么办?70多岁的老太太怎么能在疫情肆虐的期间,再舟车劳顿的去办理各项手续……她先后多次联系何女士、肿瘤医院办公室、医保办、门诊部等部门,在征得患者家属同意的情况下,核实患者信息,为其远程办理毒麻药品注销的相关手续。后又联系区医院肿瘤科主任并陪同到患者家中进行巡诊并协助患者家属到区医院进行毒麻药品注册、医保更改登记等,使之顺利的完成药品开具工作。老大姐临行前,拽着她的手,从包里掏出一盒巧克力说:“这是女儿从日本邮回来的,我没舍得吃,这几天就装在包里,我想女孩子都喜欢吃,送给你,非常感谢你!真的!”这盒巧克力一直放在她的办公桌前,她说看着她,就有动力一直把群众的诉求办好,就会在接诉即办的道路上坚定的走下去。她也成了何女士的知心人,在7月份接到何女士的电话,说老伴病情突然恶化,需要入院治疗。在协调入院治疗的第7天后非常遗憾的老人去世了。何女士给她打了一个电话说:“老伴走的很欣慰,也让我谢谢你”。接完电话后,她沉默了好久……
“您好,我母亲住在敬老院,需要定期换尿管。现在疫情防控期,我们去了医院,敬老院就不让住了,能不能帮帮忙?”“我家老人要到医院换胃管、尿管,体质弱怕在疫情期间感染,能不能帮我们想想办法?”这的确是个问题。随后她多次联系民政局、医院,并到敬老院进行走访。疫情期间,根据相关规定,养老机构实行封闭式管理。老人离开养老机构需在外隔离14天才能再次入住。本着对特殊人群的特殊需求。她多次协调民政局、养老机构及医院。最终,经过前期评估三方协作,为此类人员开辟绿色通道。由120车组接送患者到院,医院设立专用通道,独立房间,直接完成胃管及尿管的置换操作。全过程为独立流程,有效杜绝患者感染的风险。
这样的例子不计其数。也总能听到她打电话的声音:“大爷、大妈、大哥、大姐,这事给您解决的怎么样,还有什么意见建议,您可以随时跟我联系……”这事办不妥,不踏实。还记得张江顺老哥,一年里不计其数的反映各种各样的问题,现在都成了她的知心大哥了,打电话都直接找她,没别的事,就是直接唠嗑。
她总说
“予人玫瑰,手有余香”
这大概就是对她
以极大的热忱投入到
接诉即办工作中去的
最美诠释吧!
【来源:健康延庆】
声明:此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来源错误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权益,您可通过邮箱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及时进行处理。邮箱地址:jpbl@wccm.sinane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