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策法规
封面评论|支持“告老还乡”,以完善公共保障承接乡愁
2021-03-10 17:09  浏览:227  搜索引擎搜索“养老服务网”
温馨提示:信息一旦丢失不一定找得到,请务必收藏信息以备急用!本站所有信息均是注册会员发布如遇到侵权请联系文章中的联系方式或客服删除!
联系我时,请说明是在养老服务网看到的信息,谢谢。
展会发布 展会网站大全 报名观展合作 软文发布

蒋璟璟

近日,全国政协委员、中原银行党委书记、董事长窦荣兴表示,要鼓励支持城市离退休人员告老还乡,助力乡村振兴。窦荣兴指出,当前,中国每年有数百万城市离退休人员,他们既有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又有资金技术和人脉资源,还有回乡创业和颐养天年的乡愁情怀,是乡村振兴的宝贵人才资源。(中新社)

落叶归根,作为慰藉“乡愁”的想象,从来令人心驰神往。只是,种种实际的问题横亘在前,又难免使人顾虑重重。“鼓励城市离退休人员告老还乡”,若仅仅诉诸于怀旧式的情感驱动,必然是远远不够的。让老人们回得去、住得惯、放下心,终究还得靠农村居住条件、公共服务的改善,还得靠“大家庭生活共同体”的重构。

很多退休老人都有着丰富的专业知识、从业经历以及开阔的格局视野,这些都是宝贵的资源,完全可以在“新农村建设”中继续发光发热。理想情况下,还乡老人助力更好乡村,更好乡村又会吸引更多老人还乡,这是一个正向循环。就此而言,告老还乡的退休老人,既可以是乡村振兴的建设者,也将是乡村振兴的受益者。

如今的问题在于,这个良性循环该如何开启?指望退休老人凭着怀乡情节和一腔热情就毅然回乡干事创业,显然是不切实际的。更合理的路径,还是先行完成乡村社区的“适老性”改造提升。比如说,打造设施完善的、适合养老的居住空间,建构融洽和谐、多姿多彩的生活场景,除此以外,最最重要的,还是要以多方举措补上医疗资源的短板……一言以蔽之,只有“下乡养老”成为更具特色、更有吸引力的选项,城市退休老人,或许才会考虑“告老还乡”。

事实是,绝不能想当然地认为,城市退休老人回到故乡就能无缝对接、自动融入故乡的风土人情。少小离家老大回,“近乡情更怯”,老宅或已残破,乡亲已成陌路。回乡容易,要真正适应,却得经历一个艰难的“再社会化”过程。之于此,公共职能部门,必须充分预见,做好对接、引导和辅助才是。寄希望告老还乡的退休老人为乡村贡献力量,与此同时,乡村也有责任,接纳和善待这一特殊的群体。这是一体两面、有机统一的,切不可只讲奉献不谈保障。

当乡村生活加速确立起相较于城市生活的“比较优势”,当“下乡养老”成为一个值得尝试的好选择,那么一部分城市老人自然会“告老还乡”,也一定会以各自的方式助力乡村振兴。这是顺理成章之事,时机到了,前期积累到位了,自然水到渠成。


发布人:7183****    IP:117.173.23.***     举报/删稿
展会推荐
让朕来说2句
评论
收藏
点赞
转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