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说,退休以后才领1000元左右的养老金,只有当地最低工资标准的一半。这让很多老人不理解,自己工作的时候工资就不能低于最低工资,退休以后的“工资”就能低于最低工资标准吗?
说实话,最低工资和养老金没有可比性。最低工资是行政法规手段。最低工资指的是劳动者在法定时间内或者依法签订劳动合同约定的工作时间内,提供了正常劳动的前提下,用人单位依法应当支付的最低劳动报酬。养老金是社会保障手段,供养退休老人基本生活的一种转移性支付。
两者需要考虑因素的区别
最低工资需要考虑的因素和养老金需要考虑的因素是不同的。
①当地就业者及其赡养人口的最低生活费用。
劳动者一般指的是有劳动能力的人,可能会涉及到赡养其他人口。
相对而言,养老金只是保障老人的基本生活。至于看病的费用,由于每一个人的情况都不一样,是否参加医保也不一样,无法统一确定待遇的。
②城镇居民消费者价格指数。
这部分实际上养老金也考虑到了,每年会根据社会平均工资、物价增涨情况进行调整。
③职工个人缴纳的社会保险费、住房公积金。
退休职工领养老金的情况下,不需要缴纳社保,直接领取社保待遇,公积金退休以后就不能继续缴纳了。
④职工平均工资。
最低工资水平一般是三年一调整,并不是跟每一年职工的工资水平挂钩的。
退休养老金是根据最低工资和物价增涨情况年年调整,这一点退休工资还是更好的。大家的养老金水平快速增长,不需要跟最低工资一样付出劳动。
很多退休时间早,现在年龄大的退休老人,养老金水平经过年年调整,早已经超过了最低工资水平。
比如说我岳母退休时养老金只有600多元,经过近20年的增涨,现在养老金已经3300元。而山东省最低工资的最高档次也仅仅1910元,已经两年没动了。
⑤经济发展水平。
其实不仅仅最低工资水平各地不一样,养老金水平也是各地不一样的。
上海市最低工资标准刚刚上调,从7月1日开始,最低工资标准由2420元上调至2590元,北京市最低工资标准2020年8月1日开始从2200元上调至2320元。
每年国家对于退休人员养老金调整,都是以当地的平均养老金水平为基数确定一定比例,比如说今年养老金平均水平上调4.5%,在北京市增长4.5%和黑龙江省增涨4.5%,确定的养老金调整额度肯定是不一样的。因此,相同缴费年限相同养老金水平的情况下,在北京等发达地区一般增涨的养老金会更高一些。
⑥就业状况。
就业是民生之本,保障就业才能够维持好劳动者的基本生活。最低工资调整,会影响一些就业岗位的稳定。
养老金是不需要考虑这些问题的,但是也是需要看社会的整体就业情况,毕竟养老保险基金的来源,主要源自于在职职工缴纳的社会保险费。
其实,如果我们真正的这一生劳动生涯内全部缴纳了社会保险,养老金是不会低于最低工资标准的。养老金最基本的还是多缴多得、长缴多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