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班路上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有很多老人在银行的ATM机前排队取钱,我出于好奇问了其中的一位奶奶,她说15号是发退休金的日子,所有人都是来排队领养老金的,那么为何老人们不等到人少了再来取钱,而是养老金一到账就要排队取走呢?真相或许是这三点。
第一,养老金是唯一经济来源
如果你去周围的小区转一圈儿,你会发现基本都是老人在照看孩子,偶尔有几个年轻人,还极可能不是孩子父母,而是孩子的其他亲戚,之所以会出现这种现象,主要是当前房价和孩子的教育成本太高,年轻人被房贷和车贷束缚,又想给孩子创造更好的生活环境,就不得不牺牲陪孩子的时间去打拼。
而老人要帮子女照看孩子,不但没有额外收入,潜移默化中还增加了很多开销,比如给家里买菜,给孩子买玩具,交水电费等等,每月养老金基本不够花;而高龄退休老人由于身体素质差,养老金更是唯一的经济来源,对养老金的依赖程度极高,所以老人们着急去排队取钱,主要还是迫于生存的压力。
第二,不习惯使用手机支付方式
手机移动支付是2011年之后才逐渐普及的,学习和适应能力较强的年轻人比较认可这种方式,也有网友调侃说现在年轻人用现金大概只有两种可能,一是手机没电或者忘记带手机了,二是现在穷得只剩下手里这些现金了。就拿我自己来说事实确实如此。
可是退休老人和年轻人想法不同,过去退休老人发工资都是现金,他们使用了一辈子的现金,觉得钱拿在手里心里才踏实,而放在手机里总担心会丢失。另外部分退休老人心里可能还有这样一个“小心机”,我们知道买菜购物都有几分钱的零头,如果给现金不少商家就把零头抹了,如果是手机支付那么一厘都不能差,这也导致退休人员更愿意用现金。
当然也不能忽视最重要的一个因素,由于智能手机兴起的时间比较晚,现在一些高龄退休老人学习能力变弱,不会使用智能机,更不会手机支付,所以只能是把钱取出来花现金。
第三,领取养老金成了交友活动
年轻人没事做喜欢宅家玩手机,可是老一辈人都非常勤快,平时没事也喜欢逛逛公园锻炼身体,基本可以说是闲不下来,当然也不会错过领养老金的机会,一旦养老金到账,就可以约上几个聊得来的朋友或者在职时的同事去领养老金,边排队边聊聊最近的生活琐事,甚至还可以在排队过程中结识一些新朋友,对于退休老人来说也是一大趣事,并且老人们也需要这些生活中的小插曲来消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