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注定是不平凡的一年,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和乡村振兴的进一步推动,农村的强大市场和未来强力让更多的人看到了农村的稳定而强大的下沉市场魅力。越来越多的电商企业深耕农业市场也是基于这些因素,更重要的是,农村是我国粮食保障的基础。有了农村的粮食生产保障,国家才有了稳定安康的前提和保障。
同样了,正是因为农村的强大作用,这几年国家也逐步加大了对于农村扶持和建设力度,特别是在农村医疗(新农合)和养老金保障方面下足了功夫。据不完全统计,到2020年,我国已经连续16次上调了养老金的金额。那么,关于农村养老金方面的又有啥变化呢?
1、这是我国2014年设立农村养老保险来第三次上调金额。
2、此次的上调金额为5元/月。最初为55元/月,第一次上调15元到了70元,第二次上调18元到了88元,第三次(本次)上调5元,到了93元/月。
看到这里,怕是不少农村的朋友就有点不理解了,我们城市的养老金每年都上涨,而农村的养老金就涨得这么慢还这么少呢?这里并不是什么对农村待遇有所偏颇,而是确实有不少原因造成的,关于这种情况,不妨让我们来一起看一下。
1、农村老人基数大
对于这一点,相信不用说,农民朋友们也能理解。我国是一个人口大国,其中农民的数量占了一半(最近20年下降的比较多,现在只有5.6亿农业户口)。同样的,农村养老金虽然每月的金额不少很高,但乘以这个亿为单位的数量,整体的支出就上去了。
2、农村缴纳的养老金份额也少
从前,农村还有交公粮的,现在也是没有的。类似的,农村的养老金起步比较晚,和城市养老金的用途和流程基本相同。但有一个显著的特点,那就是农村养老金的缴费金额和城市养老金是远低于城市职工养老金费用的。
3、人口老龄化加剧
说道这点,最直观的理解就是现在农村的普遍长寿了,当然这不仅仅是农村,是老人的普遍的寿命延长了。这得益于农村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农村良好的人文特色还有就是不断完善的农村医疗保障体系。但也出现了一个新问题,那就是养老金整体的缴费人数变少了,而整体消费的人数变多了,这无形中也增加了农村养老金再次提高的难度。(目前我国养老金规模为8万亿左右,但需要发放养老金的老人数量为2.5亿人左右)
大国崛起,农业为本。我国是一个传统的农业国家,农民是我国的基础。正是有了农民朋友们辛勤的劳动和无私的奉献,才有了今天繁荣富强的新气象。所以,逐步完善并提高农民的养老金是十分必要的。
关于这个话题,你有什么好的想法和建议的,欢迎留言讨论交流,喜欢的朋友,可以点个关注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