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龄化是最近大家最常听到的一个词。可能很多人纳闷,老龄化对大家有什么影响,我们又应该如何应对老龄化问题呢。
按照国际惯例,60岁或65岁以上的老年人口在总人口中的比例分别超过10% 和7%,就达到了人口老龄化。相关数据显示,中国现有的老龄人口超过1.6亿,并且以每年800万的速度增加。有关专家预测,到2050年,中国老龄人口将达到总人口的三分之一。老龄化导致的后果非常多,单从社会保障方面说,养老金和医疗保障资金的需求会非常大,这对社保体系是个考验,而对家庭来说,当年响应计划生育号召的独生子女家庭父母现在也迈入老年,独生子女家庭结构的特点导致这些老人养老无论从财力还是人力上,都是巨大的考验。好在我们国家很早就实行了社保政策,大部分人退休的时候能够按时足额领到养老金,而且这个养老金待遇也在逐年上涨。因为医疗水平的进步以及物质生活的丰富,高龄老人占比越来越大,低龄老人供养高龄老人的现象也普遍出现,这对家庭挑战很大。因此,应对养老,从国家到个人,大家都要积极做好准备。个人角度讲,积极参加社保缴费,在有余力的情况下,提前布局多重养老保障。而国家呢,在应对养老问题上,立足独生子女为主的家庭结构特点,也要提前做好规划。
对于养老来说,穿衣吃饭并不是难题,比较难以解决的就是医疗照护等问题。
为了解决这个养老痛点问题,之前国家国家卫生健康委会同国家发改委、教育部等八部门联合印发了《关于建立完善老年健康服务体系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意见》),这也是我国第一个关于老年健康服务体系的指导性文件。
在这份《意见》中就提到,到2022年,老年健康相关制度、标准、规范基本建立,老年健康服务机构数量显著增加,服务内容更加丰富,服务质量明显提升,服务队伍更加壮大,服务资源配置更趋合理,综合连续、覆盖城乡的老年健康服务体系基本建立,老年人的健康服务需求得到基本满足。
到2022年,三件大事要落实,一个是到2022年,二级及以上综合性医院设立老年医学科的比例达到50%以上。
第二个就是二是到2022年,80%以上的综合性医院、康复医院、护理院和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成为老年友善医疗卫生机构。
第三个就是三是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护理床位占比达到30%。
这是个量化的工作指标。现在已经是2021年下半年了,在2022年的时候,按照要求,老年人就医、康复、护理以及基层的医疗需求都能够得到极大的满足。除此之外,
此外,《意见》还要求根据老年人的健康特点和老年人健康服务需求,还要强化6个环节的工作任务,分别是健康教育、预防保健、疾病诊治、康复护理、长期照护、安宁疗护六个环节,不难看出,国家对于解决养老痛点问题是下了很大决心并坚决要落实到位的,对于老年人,尤其是独生子女家庭的老年人来说,养老的痛点问题,像就医呀、康复呀、护理等,国家都放大招提前设计好解决方案并一一落实到实处,确实是解决了大问题,值得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