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加强‘时间银行’国家层面的介入进行顶层设计,编制相应国家标准,建设‘时间银行’的大数据平台,尝试设立信用兑付兜底机制,避免不能全国通兑的信用风险。”全国政协委员、北京金诚同达律师事务所创始合伙人刘红宇今年递交的提案中建议,设立国家专项基金,政府购买服务兜底“时间银行”信用,对接更多资源解决养老刚需,提升养老的幸福指数。
刘红宇委员谈“时间银行”(图源:正义网)
青岛:“时间币”同步于社保卡
近日,国内居家互助养老模式——“时间银行”APP在青岛上线。市民通过注册申请,就可以成为服务于年迈人群的志愿者,来换取“时间币”存入自己的养老账户,并同步记录在社保卡上。志愿者可将自身储存的服务时间留到自己年满60岁以后使用,也可赠予他人使用。
青岛推出“时间银行”养老模式 (图源:齐鲁网)
“时间银行”的服务对象为80岁以上城镇户口空巢独居老年人、农村留守老年人和在该平台建立账户的60岁以上老年人,服务内容包括:餐饮、医护、清洁和精神慰藉等六大类非专业项目。
据齐鲁网报道,今年90岁的封秀珍老人,儿女都在国外,她定点在社区养老服务中心就餐。最近老人的腿疾加重,连步行到五百米外社区敬老食堂都有些困难,而“时间银行”的志愿者提供的送餐服务,恰好解决了她的难题。
刘红宇委员认为,“时间银行”这一养老模式既能低成本解决部分养老的刚需,又能提升养老过程中的幸福指数,可以成为现有养老服务体系的有效补充。
避免“时间银行”成为“空头支票”
据了解,最早倡导把时间存进“银行”的是美国人埃德加·卡恩,他希望“人们互助互惠、分享价值”的模式能为社会变革带来一些精神鼓励和经济效益。
老龄化是全球趋势,而且在持续加速(图源:齐鲁网)
目前北美、欧洲和亚洲已有23个国家和地区的300多个社区尝试了“时间银行”模式。
近年来,瑞士“时间银行”与养老服务挂钩的探索引人注目,这种既不依赖子女又减轻国家负担的方式在当地颇受追捧。
而社会老龄化严重的日本就更早地吃了“螃蟹”。1977年,由民间人士水岛照子在大阪创办“志愿劳工银行”,推广服务一小时可得到代币回馈的概念,将埃德加·卡恩的想法付诸实践。1993年,日本时任法务大臣堀田力首创“照护门票”系统,至今已在日本各地扩展出600多个分部,成为该国规模最大、最具多样性的“时间银行”体系。
上世纪90年代,“时间银行”进入中国。1998年,上海市虹口区晋阳社区居委会推出“时间储存式为老人服务模式”。2013年9月,武汉成立首家“时间银行”,一个月内有30多人通过志愿服务“存入”了时间。之后南京、昆明等多个城市也在“时间银行”互助养老领域尝试。
2019年3月,“时间银行”被民政部纳入居家社区养老服务改革试点范围,但非常遗憾却一直未能大规模推广。
“目前试点中的‘时间银行’缺乏国家统一制度保障,志愿者存入‘时间银行’的“服务时间”可能因为运营主体变更、领导更换等原因成为‘空头支票’而无法兑现。”刘红宇委员认为,“时间银行”面临不能刚性兑付、不能全国通兑的信用风险。
设专项基金,政府购买服务为信用兜底
刘红宇委员认为,“时间银行”的优势在于“为老存时间,老来享服务”,在减少国家养老支出负担、缓解家庭养老压力、激活老龄人力资源、完善养老体系、减轻养老后顾之忧促进消费等方面拥有巨大潜力。
现实情况为,“时间银行”还存在缺乏统一标准,缺乏专业高效管理等待完善之处。
“目前试点中各地的‘时间银行’管理、运营、服务规定千差万别,尤其对于不同的劳动强度与技术含量的‘服务时间’的计量和换算几乎没有规定,使得‘时间银行’无法体现劳动内在价值,难以激发志愿者的积极性。”
刘红宇表示,加之缺少科技赋能和专业运营管理,运行效率不高;部分试点中的“时间银行”因志愿者队伍规模小、人员不稳定、缺乏专业技能人士参与,目前仅能提供少量简单的基础性服务,既难以满足养老需求、还可能导致“服务时间”存多于取,未来存在集中挤兑风险。
“建议国家加强‘时间银行’互助养老机制顶层设计,为今后我国应对老龄化探索出一条创新之路。”
首先是编制“时间银行”的国家标准。刘红宇建议总结各地试点经验,在“时间银行”的运营、管理、服务时间计量及换算、评价监督等多个方面编制统一的国家标准。
其次是建设“时间银行”的大数据平台。提升“时间银行”的管理水平和效率,为全国通存通兑提供基础,方便“候鸟式养老”和异地兑付。
第三,尝试设立信用兑付兜底机制。为了保证“时间银行”正常运行,避免因无法满足服务需求出现兑付风险,建议国家设立专项基金,必要时通过购买服务为“时间银行”兑付兜底,保证“时间银行”的兑付信用。
此外,刘红宇委员还建议对接更多专业资源,建立“时间银行”专业运营团队,组织专人对“时间银行”开展学术研究,从多学科、多角度进行研究,以保障“时间银行”制度完善和创新。
在对接专业资源领域,刘红宇建议协调卫计委、司法部、民政部、文化部等多部门,将医疗、法律、文化、福利等行业专业人士的专业服务纳入到“时间银行”的存兑范围,解决养老刚需,提升养老的幸福指数。
编辑:陶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