婆媳关系,自古都是我们常谈的话题。按道理说,婆婆老了,家里儿媳跟着儿子一起给老人养老,天经地义。
但是,有些老人啊,就是身在福中不知福,对待儿媳和自家闺女总是两种眼光,非要折腾到婆媳关系不可收拾的地步。
更有甚者,闹到儿媳和儿子离婚的程度。
其实自己也是做儿媳妇过来的,将心比心,为什么不能公平地对待儿媳妇呢?
01
俗话说,血浓于水,自家闺女和儿媳妇,即使在老人眼中,不能真正做到一碗水端平,但是不过分的偏心,加上有儿子在中间缓和,怎么也能过得下去。
我邻居家的老太太可不这么认为,因为是跟着儿子生活,同一个屋檐下,难免会有些磕磕碰碰,这老太太就经常在楼下的生活区对自家儿媳的种种说三道四。
今天没有给她端洗脚水了,昨天没有没有给她盛好饭了,都要上升到这个儿媳故意给她难看的高度。
这老太吧,年龄也不大,60岁左右,有退休金。上次她闺女生崽,我可是亲眼看到大包小行李的让她儿子开车送过去,给她闺女照顾月子。
说来也可笑,邻居家媳妇坐月子的时候,我还是依然看到老太太在楼下晒晒太阳,唠家常,到饭点了,准时回家吃饭。
不用想,这个一日三餐,老太太还是要儿媳给做的。
我妈都经常拿她做反面教材,教育我,以后娶了媳妇,可不能这么对待自己的老婆。就这样的生活,婆媳关系,可想而知。
02
有次我忽然发现邻居家里多了个女的,问我妈,我才知道,是邻居家老太的闺女离婚了。
孩子跟男方,因为婚前买的房子,虽然说听老太的话,填了自己名字,但是离婚,依然没有分房子,现在和老太,以及她哥哥和嫂子住一起。
衣食住行,都是靠哥哥一家,工作也没找,整天就是老太太帮忙相亲,出手也挺阔绰的,出门打车,浓妆艳抹的。
邻里之间,有时候对门说话大了一点,难免会听到一些,有时是老太太给的钱不够她闺女的花销了,还要问儿媳要(应该是儿媳收入比较高,掌管着钱吧),要么,是她闺女和老太太抱怨嫂子做的饭菜不和胃口,故意给她难堪。
要我说,她闺女离婚,多少有这老太出谋划策的“功劳”!
所以,现在她闺女多少也有点埋怨老太太,所以跟着老太太吃出在哥哥家。
03
在此期间,邻居家的媳妇,也在老太太的唠叨下,给小姑子介绍过自己的单位上班。
但因为好吃懒做,加上觉得自己是嫂子介绍进来的“关系户”,和同事关系处理的不是很融洽,没过多久,就以同事为难自己为由,辞职了。
回家后,老太太没有说自己闺女的不是,反而怪儿媳安排的工作故意刁难自家闺女,气得邻居媳妇回了娘家几天。这可好,儿媳不在的几天,都是老太做饭,收拾家务,她闺女依然挺潇洒的。应了那句话:天作孽犹可活,自作孽不可活。老太太现在真是自食其果。
前一阵子,老太太的闺女出嫁,就在我们小区附近的酒店办的酒席,会上老太太趁着亲属的面,一边数落儿媳的不对,一边说着自己的闺女多么贴心,最后当着那么多人的面,让儿媳亲口答应自己要好好给自己养老。
可万万令人没有想到的是,儿媳亲口说:想养老,找你亲闺女去,我明天就办理离婚手续!
老太当场下不来台,事后多方劝和,但邻居家大哥对母亲言听计从,原本自己谈的老婆,也终是劳燕分飞。
结语:
其实,生活中这样的婆媳关系屡见不鲜,追根究底,老人总还是把儿媳当作外姓人,很难真的做到掏心掏肺。
儿媳妇也算半个闺女了,手心手背都是肉,不能厚此薄彼。
按照法律关系来说,赡养义务只归属自己的子女,儿媳对于公婆是没有赡养义务的,当然明事理的婆婆会在儿媳坐月子的时候多搭把手。
这样儿媳妇也会感激你,在你老的时候,侍奉在你的床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