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我国经济结构和发展步伐的逐步加快,社会保障制度从小范围人员受益,到今天的全国范围覆盖执行,经历了无数个转变和建设的重要阶段。与此同时,社会保障的形态,也从单一的养老保险逐步涵盖到医疗、生育、失业等多个方面,从根本上协调了社会、企业与个人之间的共建共荣机制,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不可缺失的基础保障。
人口老龄化带来的社保压力
即便不去翻阅详实的数据文献,在现实生活中,我们也能切身的感觉到人口老龄化正持急剧加大的趋势,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医疗技术的提升,人类的寿命普遍增高,退休人员的数量也逐步增多。
不可否认,退休人员在生活娱乐上,越来越高的追求确实能够促进很多旅游、保健、医疗产业的经济发展,但是随着越来越多退休人员的出现,对国家社会保障制度的执行,造成的压力也是不容小觑的,有专家曾经预言,最多25年之后,我国的养老体系就会面临巨大的经济危机。
养老体系资金紧张的原因
是什么造成我国社会保障体系面临如此严重的经济危机的呢,这就需要我们来深刻的探讨另一个相对严峻的问题:为什么现今的年轻人纷纷选择断缴社会保险?我们都知道,我国退休人员养老金主要由财政补贴和年轻人缴纳的养老保险费组成,因此一旦年轻人拒绝参加社保,那么就会造成养老体系资金链迅速萎靡,从而导致养老金入不敷出的困窘局面。那若大家都不参与了,老人由谁来“养”?
年轻人为何拒绝缴纳社保?
是什么让现今的年轻人纷纷选择断缴或者直接拒绝缴纳社保的呢,究其根本大概有以下几种原因:
第一个原因:自由职业者的大比例增加。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创新和就业渠道的不断拓宽,越来越多的年轻人选择用自主创业或灵活就业的方式,来实现自己的价值和梦想,例如时下比较火热的带货主播、快递员、自媒体运营、技术培训等行业,他们的从业者都是独立的个体,没有固定的劳动关系组织他们缴纳保险,而且自由职业者如果需要投保的话,需要独立负担全部保险金额,这样相对“庞大”而又无法及时看到回报的投资,自然而然就会被推迟或者根本无视。
第二个原因:当下生活压力的影响。社会保障的缴纳需要单位和个人承担不同比例的费用,而当下很多年轻人在工作压力,贷款压力,赡养压力以及越来越高的生活成本重压之下,已经疲于思考几十年后的养老问题,用眼前仅有的钱,解决迫在眉睫的问题,才是他们要考虑的事情,因此,越来越多人选择放弃“未雨绸缪”的保障,转而将那笔钱用来解决每个月准时发至手机的缴费账单。
第三个原因:就业形态的不稳定性。市场经济发展至今,社会就业形态早已脱离早年间大锅饭、铁饭碗的时代,现在年轻人与用人单位之间的关系更加自由也更加民主,个人随时随地可以选择离开原单位,而单位也会依照企业制度和相关法律决定是否持续聘用员工,足够的民主和自由必然会造成环境的不稳定性,因此,现实环境中,每天都会有大批员工从原来的用人单位离职。一般员工离职后就算以最快的速度找到了新的工作,其社会保险也会存在至少三个月的断缴期,这些频繁而又突然的断缴,也是造成国家养老体系资金链供应不及时的主要原因。
老有所养的必要性
中华民族上下五千年的道德教养中,最核心的观念就是实现“老有所养,老有所依”,所谓百善孝为先,因此,我国政府始终致力于为百姓的民生、养老问题制定健全可行的保障措施,迄今为止,我国老年人口已破2.6亿,养老问题已经晋升为全民建设最主要,也是最亟待解决的问题。
为了能够有效的缓解养老保险资金上的压力,国家正在逐步推动延迟法定退休年龄的政策,然而这不过是未雨绸缪的无奈之举,社会保障制度持续完善的根本,还是需要年轻人的自主投保和各企业单位的依法投保来实现。
社会保障体系的全面建设,决定了社会保险已经不再局限于养老金的保障了,年轻人在生产生活中,也可以享受到社会保障制度带来的医疗保障和生育保障,这是一项为年轻人免除后顾之忧,为老年人提供生活保障的重要手段,是值得各企业、个人与国家共同建设维护的重要环节。而且,需要年轻人注意的是,若是年轻人都不缴纳社保了,那老人由谁来“养”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