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天网上曝出有人去银行存了722元,12年后去取钱的时候竟然只剩下了2毛钱,一时间遭到了广大网友的口诛笔伐,而且事件还有“愈演愈烈”之势,而作为在银行工作10几年的我,认为事情绝对不是大家想的那样,不可能无故把722元随便扣完,这不最近这家银行做出了回应,使事件来了一个“大反转”,具体什么情况,咱们一起了解一下。
前段时间大家广泛报道的事情是这样的,河南安阳的李女士找到一个存折,上面最后的交易明细停留在12年前,且余额显示为722元,于是她赶紧去银行取钱,却被告知余额仅剩2毛钱,被告知的理由是扣除了各种管理费用。
随后的事情大家也知道了,大量的网友在网上谩骂、调侃、攻击这家银行,其中包括许多网红大V,当时我就非常纳闷,为什么7百多元会被无故扣费呢?但是在事情没有搞明白之前,我认为还是先“静观其变”为好。
咱们抛开银行最近的回应,我给大家先讲讲银行的扣费标准和可能出现的扣费情况。
首先如果持有的是存折,银行的主动扣费项目只有小额账户管理费,余额不足300元,每季度按照3元的标准扣收,而在2017年8月1日之后,这项收费也被取消了,而存折年费是不存在的,只有卡才有年费。而本次事件的余额为722元,被扣小额费是不可能的,而且也不可能在12年之内扣完。
那么还有什么可能呢?这就会提到今天咱们重点要讲的扣费协议,在很多年前,一些大型国有银行就推出了代收代扣业务,什么水电燃气费、有线电视费、交通罚款、甚至纳税、交学费等等都可以在银行办理,而这里所说的代收和代扣是有区别的。
代收是银行帮着有关单位主动收取一部分费用,你拿着单子到银行缴费,银行帮着办理,但最终的资金都会划转到相关单位的账户中,比如交通罚款、电话费等。
而代扣是银行、客户及相关单位签订了三方扣费协议,相关收缴单位将需要扣费的明细传给银行,银行根据这个明细,分别从存款客户的存折或银行卡中扣取相关的费用,比如水电费、医保、社保、学费等。
了解完银行的规定和相关的代收代扣规则,我们再来看看安阳李女士的情况,存折里有722元,显然不适用小额账户管理费的收费标准;而代收和代扣项目中,李女士显然没有主动交过什么费用,那就只剩代扣了。
而这一点从最近银行的回应中也得到了验证,是这位女士当年签订了养老保险批量扣缴协议,而把钱扣没了,至于什么样的养老保险,12年扣722元,我们不得而知,也不是我们今天要关注的重点,我们的重点是确实是这位客户与银行、社保签订的代扣协议,而自己的钱被扣没了。
那许多人又要问了,既然被扣费了,为什么当时去取钱的时候没有打印出来明细呢?如果打印出来不就一目了然了吗?这个就涉及到了银行的另一个流程问题,从网上的截图中我们可以看到,李女士去取钱后首先办理了换折处理,而换折后余额从722到2毛钱的明细是没有的,而且关键的信息被遮盖了,上面有一句话说补登超过2年的明细,需要单独打印,这也是当时造成李女士困扰的最重要的一点。
这里从另一个方面说明银行的工作当时确实没有做到位,中间的7百多元被扣收的明细如果当时打印出来,直接告诉客户,让李女士回忆一下社保扣费的情况,或者去社保部门核实一下相关信息,就不会发生被客户误解的事情,更不会发生被网上大量转发、批判的事件了。
请点总之从目前的情况看,事情也弄清楚了,李女士的疑团解开了,而银行的“冤屈”也洗干净了,但是我认为这件事情留给我们的深思还有许多,银行在服务客户过程中,应该加强业务培训,提高工作人员业务素质,不能遇到客户疑问简单的一句“被扣了管理费”回应客户,不但给客户造成了银行不负责任随意扣费的印象,而愤然发到网上泄愤,而且随着网络的发酵,给银行本身也会带来诸多负面的影响,所谓“好事不出门、坏事传千里”,就是这个意思。
而作为客户,在日常生活中,免不了要缴纳各种费用,也会有意无意的签订许多代扣协议,还有我们现在经常遇到的许多视频网站一键续费、共享单车免密支付、停车场不停车收费等等,都属于这一范畴,而且据了解许多网站都会推出会员首月半价的活动,这些活动看似非常划算,但是背后却隐藏着非常多的坑,大家稍不注意就会掉入商家的“陷阱”,所以我们以后在办理类似的支付业务的时候一定要仔细甄别,谨防陷入无故扣费的陷阱。
还有在现在互联网较为发达的年代,各种信息传播的速度非常快,许多事情在刚爆出来的时候,就有许多人在网上凭着主观臆断发表着自己的观点,其中不乏许多主播大V,造成网上留言满天飞,现在是不是许多人被“啪啪”打脸了呢?我们说“流言止于智者”,网络不是法外之地,大家在发表观点之前一定要“谨言慎行”,不要成为谣言的传播者。
那么大家对于这个事件这么看呢?对于目前网上传播谣言的行为怎么看呢?
欢迎大家留言评论,我会认真回复每一条留言。
“小银哥说金融”是一档面向普通百姓,分享金融知识的科普类节目,请大家关注我,带你了解更多的金融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