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策法规
开启党建和业务工作“双引擎”全面推动青岛体育事业高质量发展
2021-01-24 16:22  浏览:199  搜索引擎搜索“养老服务网”
温馨提示:信息一旦丢失不一定找得到,请务必收藏信息以备急用!本站所有信息均是注册会员发布如遇到侵权请联系文章中的联系方式或客服删除!
联系我时,请说明是在养老服务网看到的信息,谢谢。
展会发布 展会网站大全 报名观展合作 软文发布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记者 张晓鹏

面对常态化疫情防控,青岛市体育局坚持党建统领,内生动力延伸发展杠杆;主动作为、化危为机,布局“疫”后体育复苏再发展;党组统筹投入5402万元为农村建设运动场地87处,新建更新健身路径600多个……青岛市体育局围绕新时代党建总要求,开启党建和业务工作“双引擎”,立足新阶段,践行新理念,融入新格局,不断推动党建工作与体育工作深入融合,孕新机,开新局,年内被体育总局授予“2020年体育事业突出贡献奖”,“体育强市”迈出坚实步伐。


一、坚持党建统领,内生动力延伸发展杠杆

面对常态化疫情防控,青岛市体育局树牢市场化、法制化和平台思维,坚持问题导向、目标导向,在工作中找问题,在党建上找原因,着力提高各级党组织自强自建能力。

(一)强化理论武装,筑牢思想教育根基。党组书记和班子成员带头落实基层支部工作联系点制度,人均参加联系点活动8次。把“读报时间”纳入党组“第一议题制度”和局长例会学习事项,辐射基层。制发《2020年度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方案》,中心组组织专题学习和研讨交流12期,开办两期专题(扩大)学习班,结合“时尚体育”攻势开展专题调研30余次,撰写调研报告11篇。从习近平总书记要求的“七种能力”入手,组织了青年专题干部座谈会,着力培育体育青年“三化一型”能力素养,凝聚“体育强市”思想共识。为全面把握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体育事业“四个重要”、“八个要”的精神要义和科学内涵,适时开设读书班,把专家学者请进来,从历史视角结合当下时政阐释习近平总书记最新思想理论的与时俱进与真理性。为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党组书记带头给全系统上党课,倡导全体党员干部立足新阶段,贯彻新理念,实现新跨越。


(二)实施党组书记突破项目,破解基层党建发展不平衡问题。以开展“党建联盟搭平台 互学互鉴促提高”活动为抓手,依托全局20个支部建成7个“党建联盟组”,以组织联建、活动联办、经验联学、能力联升形式组织联盟活动27场。将“三比三创三提升”、“体育三创系列论坛”、常态化“过政治生日 不忘入党初心”、军民共建和主题党日等纳入联盟重点活动内容,推动各支部在联盟活动中比差距、比激情、比担当、比实干,激发学习交流和启发借鉴的能动性和创造力,全面落实基层党建工作主体责任,提高抓党建与业务工作融合能力。在全市各行业聘任了133名体育社会监督员和体育作风监督员,全力营造敢拼敢闯、风清气正的干事创业氛围。

(三)创建模范机关,推动党支部建设规范提升。研究出台了《点燃体育激情 建设模范机关 建功时尚之城行动方案》,强化在政治建设、理论武装等七个方面46个项目走在前当模范。采取任务、业绩清单每月“双公开”方式,组织全体党员干部定目标亮业绩。印发了《关于开展“示范支部”创建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和《青岛市体育局加强党支部建设规范提升工作行动方案》,对规范党支部建设、规范党组织生活等5方面73个项目做出具体部署,将实绩实效纳入规范清单,全面推进党支部标准化规范化提升,规范党员发展和教育管理工作。坚持“每月一星”评选公示,年度评选出“攻坚克难先锋 勇于创新先锋”20名,建成2个党建示范点,组织现场观摩交流,以点带面,传导责任压力,实现党建工作与业务工作展同步推进,突破成果共建共享。


二、以人民为中心,办人民满意体育

青岛市体育局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理念,努力克服疫情带来的不利影响,强化担当、主动作为,圆满完成政府工作报告和国际时尚城攻势确定的各项任务。

(一)突出体育担当,凝聚抗疫力量。第一时间发出《让党旗在防疫斗争第一线高高飘扬》的公开信,发布《关于进一步加强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防控工作的通知》和《致全市健身经营单位的倡议书》,全局党员为疫情重点地区募捐16万余元。制发《关于不断深化、持续开展“居家健身 抗击疫情”活动的方案》和《2020年“后疫情”时期健康青岛全民健身行动方案》,创新推出11项应对举措,“居家健身 一日一练”项目获评国家体育总局2020年度全民健身工作典型案例。有序恢复各类体育企业复工复产,先后下发《复工工作的指导意见》、《复工复产疫情防控明白纸》和《青岛市体育健身行业复工复业指导方案》。发起市值2亿元的“你健身、我买单”全民健身消费券派送活动,落实商家房租减免,传递政策红利,60多个线上线下全民健身活动不断线。搭平台、找市场,首批“开放办体育”集中签约57家企业,签约资金近6000万元。成功举办中国·青岛时尚体育产业大会,与多家体育组织、企业、金融机构签署32个体育产业项目合作协议,强势推动青岛体育及相关领域经济复苏。


(二)聚焦民生,回应社会关切,增强群众的获得感。借助“市办实事”,全年建设笼式多功能场地100片,建设口袋公园、森林公园、时尚健身公园104处,社区健身吧、智能健身设施、社区养老服务中心等60处,更新新建400处健身设施,群众健身更加便利。根据疫情形势,及时布局常态化疫情防控条件下全民健身,启动“全民健身月”,举办全民健身运动会,集中推出登山节、社区健身节、沙滩体育节、“十百千万” 健康大使评选、“青岛球王”系列赛等群众体育活动,做到了全民健身强度热度不减、总量不减。黄海青港队在2020中超联赛以顽强的精神保超成功,再次燃放了城市激情。四支专业足球队同时征战职业赛场,创青岛足球历史。2023年亚洲杯专业足球场7月31日顺利开工,再现足球之城辉煌。2019-2020赛季CBA联赛复赛、季后赛、总决赛在青成功举办,中国篮协授予我市“2020中国篮球特殊贡献奖”。全市各级各类体育特色学校已达658所,121人顺利升入高等院校,20人考入北大、清华等双一流大学。全年青岛籍运动员参加全国以上比赛获得金牌31枚。陈梦在国际乒联女子世界杯上收获个人首枚世界三大赛单打金牌,蝉联国际乒联巡回赛总决赛冠军。青岛仁洲第五次夺得中国羽毛球俱乐部超级联赛总冠军;国信双星男篮第二次打入联赛八强,我市竞技体育继续保持全国领先、省内龙头地位。“哥德杯中国”世界青少年足球赛、青岛国际帆船周·青岛国际海洋节、崂山100公里国际山地越野赛3项赛事获评山东首届“十大精品赛事”,“远东杯”国际帆船拉力赛等6项赛事获评特色赛事等奖项。

(三)坚持精准扶贫,决胜体育脱贫攻坚。党组统筹投入5402万元为农村建设运动场地87处,新建更新健身路径600多个。继续开展国民体质免费监测车下乡村活动,培训农村体育骨干580人,二级社会体育指导员387人。机关党委主动联系对接体育书记定点扶贫村开展农产品认购送货上门17次,联合群团组织和媒体开展“田间地头”网络促销3场。积极开展对口支援和扶贫协作,投入150万元专项经费用于保障对口两市运动队来青训练、赛事活动开展及健身器材配置。安排由50名教练员、科研人员、田径队员组成的帮扶队伍赴安顺市开展竞技体育帮扶。印发《市体育局与社区结对共建活动方案》,明确联络员“九要”任务,开展了党员一线防控值守、捐赠《青岛市全民健身运动处方手册》、“双报到”工作座谈、社区“健步行”、健身设施配建、体质监测服务、“体医融合助力社区双报到”等社区结对共建送福利送健康活动。


三、提升专业化服务能力,谋局开篇“十四五”

(一)推动运用,注重“三述”成果转换。全年开展5个专题“三述”97场,党组统筹部署“全局述”11场,组织2场述讲比赛,84名干部走上全局述讲台,通过视频系统覆盖全局干部教练1600余人次,坚持做到小切口、全动员、深研析。为推动“办人民满意体育”实践和“三述”成果转化,形成了“扩大更高水平开放 开门办体育”和“提升专业化服务能力,谋局开篇“十四五”2个特色专题,同步开展座谈会、答辩会,力求找准问题、对症下药、改进工作,从“三述”中提升觉悟,凝练思路,探索对策办法。为有序推进全市体育事业“十四五”规划编制工作,坚持“开放办体育、开门办体育、问需问计问策于民”,将科学决策、民主决策、依法决策、公开决策贯穿《规划》编制全过程,围绕群众体育、竞技体育、体育产业、社会体育、足球运动、帆船运动六大方面向社会各界广泛征求意见建议,共同谋划“体育蓝图”,为打造“开放、现代、活力、时尚”的青岛国际时尚城凝聚更大的体育力量和发展共识。

(二)高标定位,加快建设全球知名体育城市和国家体育中心城市。青岛市体育局坚持新发展理念,积极融入国家和省、市重大战略,贯彻《体育强国建设纲要》,以改革开放创新为根本动力,对标国际体育名城,以“市场化、平台化、法治化”思维,坚持“国际化、专业化、品牌化”方向,对接、引进和创办更多高端国际精品体育赛事活动,加大体育、文化、旅游等国际交流合作,拓展城市体育国际发展空间,不断提升综合影响力和世界知名度。同时,将以“国家体育赛事中心、国家体育消费中心、国家全民健身示范中心、国家竞技体育人才输出中心、国家体育产品制造中心和区域体育资源配置中心”六大功能定位为支撑,到2025年,初步建成国家体育中心城市。

找记者、求报道、求帮助,各大应用市场下载“齐鲁壹点”APP或搜索微信小程序“壹点情报站”,全省600多位主流媒体记者在线等你来报料!


发布人:4b36****    IP:117.173.23.***     举报/删稿
展会推荐
让朕来说2句
评论
收藏
点赞
转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