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不知不觉间,日子又过到了树叶飘零的秋天,寒食也到了。
图片来源于网络前天、昨天,两天的时间,脑子里想的都是几个月前去世的奶奶。我想着这也是奶奶想我了吧?其实我跟奶奶的感情是挺复杂的。奶奶并不是那种带着慈祥笑容,给孙女宽厚温暖的爱的奶奶。
有天看了篇描写奶奶的文章,真的觉得那也是我奶奶的样子:“奶奶已经年近八十,吃菜拣最荤的,糖也要吃最甜的。最近我才想到她为什么那么嗜肉嗜甜,缺什么补什么罢了。她大半生在动乱与饥荒中挣扎,生活刚有了希望又成了寡妇,终于不愁吃喝时却人事不省。只有晚年无限量供应的肉与糖,才是她此生唯一的安宁与饱足。在她老年失智前,我从没见她开怀大笑过。她的脸仿佛生来就是愁苦的,从额头到下巴刻满皱纹,嘴唇终日紧抿着,连带着两边的法令纹格外深刻。长久的日晒让裸露在外的皮肤呈饱经炙烤的焦黄色,再加上四处蔓延的纹路,使得她像一只风干太久的橘子,不消剥开就能知道芯里是涩苦的。”
图片来源于网络这段话用来描述我的奶奶也是贴切的。我奶奶80多岁她也经历过贫穷,经历过饥荒,她就是因为逃荒到我们村儿的,为了活命给人家做了养女。 从我记事儿起,她的脸真的已经像是被苦涩腌渍太久的干果,连褶皱里都是苦的。她也不喜欢带孙子孙女,但是她的认知范围里那又是必须要做的事,所以做起来是粗粝冷冽的。她极少打骂我们但也没有什么柔情。我小时候也有一段跟她一起睡觉的时间,也有帮忙掖被子这样的柔情时刻。但总的来说温暖宽厚的时刻还是稀少。
她和很多普通的倔强又有点干硬的老太太一样,跟子女的关系也不是太亲密融洽,子女们也是按时按节、足额足量地奉养着,就是过年过节,生病等大事上必要的时候才会有点过从,其它时间都各自为生。
不知道什么原因我对奶奶的谅解更多一点。她为人子女、妻子、母亲、祖母,她已经操劳一生,这一生她温情稀薄,可是自己也吃够苦,受够累,生儿育女,下地种田、经线卖布,凭着一双手和无尽的操劳,她和爷爷养活着三儿一女,维持这一个家许多年。晚年她要自由自在一点,想要在自己能获得的范围内畅快生活,可以理解的。
晚年她不想跟儿子们住,也不是特别想念孙子孙女们,唯一想的是要多一点的赡养费,她自己打牌、抽烟、吃自己喜欢的食物。她不爱甜食,不爱喝奶,其余不忌口,尤其爱吃火腿肠,然后就是鸡腿、猪蹄,大肉。每次吃不多,但常常不断。能挣钱以后,我常常买给她。
见面其实也说不了什么,但每次回娘家都想去看看,放下东西,问问她身体怎么样?想吃什么?偶尔给她零花钱让她不要心疼钱无聊了就去打牌。
她后来行动不便,住在养老院的日子里,因为距离我家近,也常常做些或者买些她喜欢吃的东西送去。所以,有一次她偷偷拄着拐杖跑出去,跟人家说:“我觉得穿过前面的小树林,就到我小孙女家了。”
2
我们这一带,村里人死了下葬后,要烧七纸,下葬之日到第一个七天算是头七,以此类推,直到七七纸。
图片来源于网络奶奶下葬后因为工作原因,我没有回去烧头七纸,在三七头一天晚上,我梦见奶奶跟着一大群人乌泱泱前行,还是平常的样子,也不知道她要去哪里,只是她频频回首看我。醒来,不禁唏嘘,马上请假,买了她爱吃的火腿肠、八宝粥给她烧三七纸。后来我就没再梦到她,不禁感慨人世间的奇缘。
昨天周末回家烧纸。父亲去世多年,已经不再有情绪甚至心境上的波澜,只是照例每年清明寒食去上坟,探望。每每看着纸钱、纸上印刷的衣服被褥、超大额的冥币在跳跃的火苗和袅袅青烟中渐渐化为灰烬,心里常常会升起这就是人间烟火,子嗣绵延的感觉。
原来人间烟火不仅仅指烟囱里烹制果腹续命享受生活的餐食时飘出的烟火。还有,子孙们祭奠亲人们的袅袅思念。
3
曾经看过一部动画电影,大意是,如果你的亲人还有一个记着你,你的灵魂就可以存在,并且在某一个日子回家探望,感受人家的温暖,但如果最后一个亲人也遗忘了你,你就真的要回归虚无了。
图片来源于网络近几年来,因为烧纸屡屡发生严重火灾,地方也跟随国家倡议,不烧纸,文明祭祀。姐姐思想传统,觉得寒食了不给老人们烧点衣服、被褥、钱财,心里不是滋味。
但我觉得,思念还在,就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