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策法规
1950年郑洞国想回家养老,周总理拒绝说,你是起义将领怎能种地?
2021-08-13 20:34  浏览:649  搜索引擎搜索“养老服务网”
温馨提示:信息一旦丢失不一定找得到,请务必收藏信息以备急用!本站所有信息均是注册会员发布如遇到侵权请联系文章中的联系方式或客服删除!
联系我时,请说明是在养老服务网看到的信息,谢谢。
展会发布 展会网站大全 报名观展合作 软文发布

1950年,周总理亲自设宴款待国军将领郑洞国。期间,周总理问郑洞国,以后有什么打算?


郑洞国沉默了一会儿,有些唏嘘地感慨说,我没什么特长,现在人也老了,打算回老家种地去。


周总理一听这话,立刻拒绝说,你是起义将领,怎么能回去种地呢,你还不到50岁,还有很多时间能为国家和人民做贡献,现在国家的建设才刚刚开始,有许多事情等着我们去做。




周总理这番话发自肺腑,郑洞国听后特别感动,他最终回心转意,不仅没有回家养老,反而还主动参与了不少工作,为新中国的发展和建设,作出了一定历史贡献。


那么,这位郑洞国到底有何特殊之处,为何能让周总理亲自挽留呢?说起来,郑洞国确实是一个颇有传奇色彩的人物。


他早年参军报国,是黄埔一期的毕业生,抗日战争爆发后,他积极参战,击溃了不少日军。


1938年,郑洞国在台儿庄战役中大战日军,赢得了一次辉煌胜利,因为这次立功,郑洞国当上了第98军的军长。


后来,杜聿明邀请他去新编第11军当副军长,郑洞国认为,这支部队兵强马壮,有可能会在接下来的抗战中与敌人打硬仗,于是他欣然答应。




1939年,郑洞国率领部队,在昆仑关地区与日军第5师团血战。在这次战斗中,郑洞国与友军密切配合,不仅夺回了昆仑关阵地,还一举击溃了5000多名日军,其中有不少人还是日军的高级干部。


因为战绩比较大的缘故,郑洞国在1943年的时候,被派到了缅甸战场。在这期间,他跟美军将领史迪威密切合作,靠着优秀的军事才能,赢得了史迪威的尊重和赞赏。


抗日战争取得胜利之后,郑洞国一心希望和平建设祖国,结果蒋介石却悍然发动了新的战争。


1946年,郑洞国被派到了东北,结果仅仅过了几年的时间,东北野战军就成功占领长春,赢得辉煌胜利。




长春被攻破,之前驻守在城内的60军军长曾泽生,率领手下公然起义。当时有人向郑洞国提交申请,希望动用轰炸机对60军进行轰炸。


但是郑洞国却拒绝了这个提议,他认为60军原本也是自己人,轰炸他们没什么意义,反而还有可能让老百姓受伤害。


最后,郑洞国在万般无奈的情况下选择了投诚,我军领导对郑洞国当年的抗战功绩特别认可。


身为东北野战军兵团司令的肖劲光将军,还专门设宴款待郑洞国,跟他说了很多贴心话。


郑洞国投诚之后,蒋介石特别愤怒,他为了稳定军心,公然宣传说,郑洞国已经和手下壮烈牺牲了。




这个谎言直到我军攻破沈阳之后,才被彻底揭穿。郑洞国的儿子,一直以为父亲已经在阵地上壮烈牺牲了,两人再次相见时,都特别唏嘘。


因为组织领导的优待,郑洞国到了哈尔滨后,一直积极配合组织的管理。不仅如此,他还学习了很多有关马列主义的进步思想。


抗美援朝战争爆发后,曾与美军将领史迪威近距离接触的郑洞国,被周总理等高层领导请到了北京。


顺利抵达北京后,郑洞国毫不吝啬地说出了自己知道的所有情况,他对周总理等人表示,美国人打仗全靠武器,根本打不了硬仗。




郑洞国曾亲眼见过美军懒散的样子,那些美军如果觉得行军累了,就会把所有的武器弹药全部丢掉,到了指定地点时,再让空军给自己投递武器装备。


这是一种非常浪费物资的行为,可是美军却已经习惯了这种做法,甚至连美国的高层领导,都不觉得这样做有什么问题。


郑洞国的分析和介绍,让我军领导有了更强的作战信心。大家一致认为,既然美军如此荒唐,我们一定能靠着顽强的意志力,在不断鏖战中获得辉煌胜利。


事实也正是如此,前线的志愿军浴血奋战,在武器装备相对落后的情况下,硬是逼迫美军放弃战斗,签署停战协议。


从这个角度来说,郑洞国之前的分析,算是给国家领导和前线战士吃了一颗定心丸。




那么,身为起义将领的郑洞国,后来过得如何呢?1954年4月,毛主席亲自邀请郑洞国去中南海赴宴。


得到邀请时,郑栋国特别激动,一晚上都没有睡觉。真正赴宴之后,郑洞国意外发现,毛主席比他想象中的更加平易近人,不仅记得他的年龄,还记得他给国家做出的历史贡献。


在毛主席的亲切关怀下,郑洞国更加积极地为新中国的建设做贡献,他不仅当上了全国政协委员,还在工作的过程中,邂逅了一份甜蜜的爱情。


20世纪80年代,很多曾隶属于国军的起义老兵,因为生活和发展的需要,来找郑洞国开证明。




为了邮寄这些证明信件,郑洞国每个月都要花60多元购买邮票。后来,有领导跟郑洞国表示,邮寄证明信件算是工作,这些钱可以让国家报销,没有必要总是自掏腰包。


郑洞国因为不想给国家添麻烦,一直自己承担这部分费用。除此之外,他还一直致力于祖国的统一大业,为了这个伟大的理想,他多次献计献策,积极促进海峡两岸的友好交流。


客观来说,郑洞国所做的工作,虽说没有帮国家彻底解决历史遗留问题,但也为海峡两岸的友好发展,做出了极大的历史贡献。




1991年1月,郑洞国因为疾病。在北京不幸去世,享年88岁。临终之前,这位叱咤风云的爱国将领,对家人们说,自己是个军人,早就看淡了生死,他这辈子最大的遗憾就是没有看到祖国统一。


郑洞国至死都在挂念祖国的统一大业,他的爱国情怀,特别令人感动。郑洞国不幸去世之后,海峡两岸都为他举办了相对隆重的追悼会。


很多高层领导在百忙之中抽出时间,专门去了追悼会现场哀悼。郑洞国将军的遗体,最初被送到了八宝山公墓,后来被转移到了他的老家夹山南麓安葬。


发布人:455f****    IP:117.173.23.***     举报/删稿
展会推荐
让朕来说2句
评论
收藏
点赞
转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