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策法规
儿媳说,公公不给儿家看孩子,那就每月给1000元钱吧!
2021-02-07 16:40  浏览:720  搜索引擎搜索“养老服务网”
温馨提示:信息一旦丢失不一定找得到,请务必收藏信息以备急用!本站所有信息均是注册会员发布如遇到侵权请联系文章中的联系方式或客服删除!
联系我时,请说明是在养老服务网看到的信息,谢谢。
展会发布 展会网站大全 报名观展合作 软文发布

郑州的吴先生膝下有两个儿子,都在开封老家,均已结婚生子。按道理说,吴先生也到了颐养天年的时候。理应喝喝茶,逛逛公园,与朋友吹吹牛,过过闲散的日子。


然而,吴先生的日子过得很不顺心。特别是大儿子两口子经常打电话让他回老家,而且因为金钱和带孩子的问题, 闹了不少矛盾,相互间有了很深的嫌隙。

吴先生原来的妻子,也就是两个儿子的亲妈早已离世。吴先生把家里的田地和房屋都分给了两个儿子。自己孓然一来到郑州,靠给人装修房子为生。由此认识了后来的妻子。

原想着孩子们都大了,自己打拼挣些钱, 不给孩子们找负担。 哪成想,大儿子一家把日子过成了浆糊。还日日与他纠缠, 把他的日子也搅得一团糟。这是怎么回事呢?

说起大儿子彦飞,也算个有手艺的人。一个月挣到手的工资大概有六七千元。可是大儿媳小红却一直哭诉家里的日子过不下去。有时甚至连给孩子看病的钱都没有。要向吴先生伸手讨要。


原来,大儿子与媳妇生了三个孩子,一家五口人,全靠大儿子彦飞一个人打工支撑。虽说到手的钱也不少,但是大儿子与儿媳妇花起钱来大手大脚,从来没有算计。

钱花完了便向老爸伸手讨要,如果老人那里要不来。两口子也会借钱支出。地里的庄稼收了粮食,两口子便把粮食卖了还账,再挣了钱买米吃。如此循环往复,总是捉襟见肘。

但大儿和大儿媳妇认为,这不是自身的错,都是因为吴先生不帮他们带孩子,所以大儿媳妇便不能和大儿一起出门儿打工,致使家里挣的钱不够花。

如果公公实在不愿帮他们带孩子,公公最起码应该每个月给大儿子一家1000块钱,因为他们孩子多,负担重,所以理所应当要帮扶他们。因为别家的老人都在帮儿子家带孩子。


对于大儿与大儿媳妇的想法,吴先生感觉很郁闷。他说自己一天不挣钱就一天没饭吃。房子和田地都分给孩子们了,自己什么都没有。只有在能干动活儿的时候多干点儿活挣钱养老。

自己也曾经拿钱出来帮扶大儿和大儿一家。但是对他们的要求,自己实在是没有能力做到。但是吴先生又不希望因此闹得家庭不睦。

飞燕说:

人常说养儿防老,没想到吴先生养大了两个儿子,不但不能帮他养老,反而还要啃老。

吴先生拿钱出来帮助大儿一家,没想到还帮出了仇。有钱的时候给钱,没钱的时候不给,便被记了仇,含了怨。


再来说说养孩子的事。在中国的家庭,历来老人帮儿女带孩子,仿佛是分内的事。儿女觉得理所当然。但老人心中的委屈,谁又能体会呢?

辛苦了半辈子,带大了自己的儿女,本应该享两天清福,又到了带孙子孙女的时候。

当然,如果身体不错,家境可以。只要老人心甘情愿,那么帮儿女带孩子,减轻儿女的工作以及家庭负担, 我想绝大多数老人家还是愿意的。但愿意并不是天经地义,帮儿女带孩子不是老人的义务和责任。

吴先生的大儿子和大儿媳妇,明显从生活上,经济上以及情感上都没有独立。他们事事处处依靠吴先生,把自己对家庭开支没有计划,导致家里经济条件混乱,这笔账,也算到了老人家的头上。试问这样的儿女能够帮扶多久,帮扶到什么程度,他们才会满意呢?

所以说吴先生家的矛盾,从根本原因来讲,是大儿一家尚在啃老,心理上没有长大。

古语说的好,升米恩斗米仇,老人家对孩子的帮扶也要适可而止。帮他们从心理上长大,认真的规划自己的生活,才是解决的根本举措。

你好,这里是“飞燕说人生”,点个关注再走吧!


发布人:e269****    IP:117.173.23.***     举报/删稿
展会推荐
让朕来说2句
评论
收藏
点赞
转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