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策法规
70岁的老人说,指望儿子养老,不如自己做好这四点
2021-01-25 22:05  浏览:1451  搜索引擎搜索“养老服务网”
温馨提示:信息一旦丢失不一定找得到,请务必收藏信息以备急用!本站所有信息均是注册会员发布如遇到侵权请联系文章中的联系方式或客服删除!
联系我时,请说明是在养老服务网看到的信息,谢谢。
展会发布 展会网站大全 报名观展合作 软文发布

随着年岁的增长,身边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心“养老”这件事。

传统的养老方式,似乎渐渐被时代淘汰,“养儿防老”“母慈子孝”等等,都被人们做了新的解读。

更多的人开始筹划自己的老年生活。小区里70岁的王大爷说:

“谁没有老的那一天?养老指望儿子,不如指望自己。”

70岁的王大爷,是小区里的名人,性格爽朗不孤僻,有点老年病但不算严重,早上锻炼晚上广场舞,上午买菜下午下棋,小日子过得非常不错。

王大爷的老伴前两年去世了,如今他自己一个人做饭一个人住,节假日儿子一家会回来陪他吃顿饭。

有人问他,为什么不搬过去与儿子一家同住?王大爷摇头,说一个人住自由自在,多舒服。自己现在就是过着幸福的老年生活。


说到养老,70岁的老人说,指望儿子养老,不如自己做好这四点:

01

老了,也需要自立。

王大爷说,孩子长大了要学会自立,人老了,更要懂得自立。

有句古话说:“千年的媳妇熬成婆”,很多人都有这样的想法:好不容易养大了儿子,儿子成家了,娶媳妇了,这下好了,自己一辈子的事业完成了,接下来就是过享福的好日子,只要等着儿子儿媳来孝敬自己就可以了。

人老了,内心反而越来越脆弱,禁不得一点委屈,受不了丝毫不敬,对儿女的依赖越来越重,直到变成一个毫无主见的老小孩。

老了,其实更需要自立,不光是生活中,情感上也是。

身体机能下降,行动迟缓,心理上慢慢消失的安全感,都会给老人带来一些诸如焦虑、恐惧等负面情绪。

如何对抗这种情绪,建立自信心和充实感,过独立的生活,不要过早地成为儿女的负担,是人到老年的必修课。

因为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生活,再孝顺的儿女也不例外。


02

为儿女的付出要适可而止,量力而为。

王大爷说,自己最后悔的事,就是没有阻止老伴去帮忙看孙子。

10年前,老伴身体还硬朗,王大爷虽然退休,但被单位返聘。

所以,儿子儿媳说孩子没人照顾时,王大爷的老伴自告奋勇独自去了儿子家帮忙。

儿媳生的是双胞胎,产假休完直接上班去了。

老伴在儿子家,从伺候孕妇到伺候月子,再到双胞胎孙子上学,忙里忙外,活活累出了一身的病。

更糟糕的是,同住一个屋檐下,婆媳两人矛盾不断。王大爷老伴嘴碎爱唠叨,看不惯儿媳好吃懒做的样子,儿媳也不忿婆婆强势爱管闲事。

老伴因劳累身体吃不消,生病了,搬回来王大爷照顾,儿子儿媳只在住院时护理过几回,也确实是上班忙没时间。

后来,老伴走了,留下王大爷一个人,他才想明白,当初不应该让老伴去看孙子,累一身病不说还没落着好。

人老了,为儿女的付出要适可而止,量力而为。有些责任,儿女该承担就让他们担,没有必要再去拼命、代劳。


03

钱在自己手里最靠谱。

与王大爷一起下棋的老李头,最近想把房子卖了。

老李头有个儿子在上海工作,上海的房价大家都知道。

于是,老李头想把自己和老伴的两套房子都卖了,再加上全部的积蓄和亲戚朋友借的钱,给儿子凑出上海一套两居室的首付来。

大家问他,房子卖了他住哪儿。老李头无奈地表示只能搬去与儿子儿媳同住了。

王大爷听了直摇头,他说:遗产可以由儿女全部继承,财产千万不要倾尽所有、一分不留。

否则,有的苦头吃。

人老了,手里一定要有自己的钱,房子是自己的,不要着急过户,这样没有人敢把你赶出家门;退休工资自己保管,该花就花,留下来的存着,这样有个急用,也不必向儿女伸手,看儿女脸色。


04

与儿女的家庭保持距离。

儿女长大了,有了自己的生活和家庭,父母自然是她们最亲的人。

但是,你的儿媳不是,你的女婿也不是。

如何处理好婆媳关系和翁婿关系?那就是:保持距离。

距离产生美。不要妄想与儿媳情同母女,与女婿亲如父子。没有血缘关系,就不要自寻烦恼地想把关系处成“血肉情深”。

尽量不与儿子儿媳同住,尽量不掺和儿女小家庭的事,尽量不做那个“讨人嫌”。

说不定,距离拉开了,反而会有意想不到的惊喜和感动。


总之,养老除了自己,别人都不可靠,都只能是辅助。

做好以上四点,愿每位老人都过上幸福、安康的老年生活。

(图片来源网络)


发布人:6f79****    IP:117.173.23.***     举报/删稿
展会推荐
让朕来说2句
评论
收藏
点赞
转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