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及“两会”,咱老百姓最为熟悉不过了。每年两会期间,大家都会关注人大代表和委员们究竟提了哪些对咱农民“有意”的建议,比如关于提升农产品全产业链水平助力乡村振兴的提案、关于建立农业新发展体系,促进第一二三产业融合振兴发展的提案以及前两年比较受大家关注的关于65岁农民洗脚上田老有所养的提案等等。
这些提案大多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有些合情合理的建议经过审议之后最终也得以落到实处,给广大居民带来实打实的福利!而有些提案虽然在短期内来看并不能够实现,但这些建议的提出也足以能够说明委员们以及人大代表们对相关问题的重视。以王学坤委员提出的“建议推行农民退休制度”的提案为例,接下来,我们就与农村养老相关的议题展开介绍。
众所周知,养老目前是农村的一大难题,六七十岁的农民为了温饱依然需要上田劳作或者外出打工着实令人“不忍心”!然而,这种现象恰恰是农村的普遍现状,老一辈的农民大多没有其它的技能,只能依靠务农或出卖苦力来艰难的维持生计!虽然国家取消农业税收已经有近20年的时间,但是农村老人的养老保障相对较差也是不容否认的事实。
在这种背景下,王学坤委员提出“建议推行农民退休制度”的提案,他表示,65岁以上的农民理应享受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所带来的成果,让这部分农民“洗脚上田、老有所养”也算是一种“退休”保障!当年,这一提议一经提出便在社会上引起了巨大反响,而在这一提案被热议的背后,许多人认为农民这一职业压根就没有“退休”一说。
大家都知道,“退休”与养老金直接挂钩,而现状是大多数上了岁数的老人没有养老金,只能依靠子女的救济与自身的努力来勉强维持晚年生活。也恰恰是鉴于此,王学坤委员才提出建议推行农民退休制度,让65岁以上的农民也能享受国家发放的养老金福利,以安享晚年生活。对此提议,网友们普遍认为这才是“有温度”的提案,也是大家日夜期盼的!
不过,这一提案最终还是没能得到采纳,毕竟目前国家的养老金发放及养老保险征缴才实现了省级统筹,并未实现国家统一。在不同的地区,经济状况不同,如果“农民退休”这样的建议落实,那在不同的省市,农民领取到的退休金数额也便不一,容易造成不平等的现象。而且,就目前来看,这一提议并不具备落实的现实条件,也会给财政带来压力。
下面我们以部分地区的最低生活保障标准来作为参考,2021年上海市城乡居民低保的最低标准为1240元/人/月;佛山2021年城乡居民低保的最低标准为1120元/人/月;哈尔滨2021年农村低保的最低标准为4404元/人/年;郑州市2021年城乡居民低保的最低标准为430元/月/人。由此可见,不同地区最低生活保障的标准不同,与当地经济水平相关。
而如果农民退休制度落实,则各地退休金的发放标准起码不会比最低生活保障标准低,换句话说,退休金的发放金额要高于当地的低保金额。然而,我国多个省市的基本养老保险基金又存在缺口,大家试想,在养老保险基金收支不平衡的状态下,再给农户发放退休金,则养老基金是很难支撑的!所以,这也是王委员的提案没能得以落实的另外一点原因!
不过,作为农民也不要气馁。近些年来,国家的基本养老制度还是在不断完善之中,基础养老金的发放数额也在2021年实现了17连涨。而且,在土地升值的情况下,咱农民还可以通过土地流转或入股分红获得财产性收益,而把这些收益加在一起,也是能够缓解农民所遇到的养老压力的!
最后,小编想要说的是,虽然农民退休制度的提议没能得到落实,65岁以上的农民也没能享受到“退休”保障,但是从目前的发展趋势来看,总有一天国家给咱农民养老的愿望会得以实现的!而且,在乡村经济不断发展及城乡居民基本养老制度不断改革与完善的背景下,“洗脚上田、老有所养”这一天早晚都会来到!对此,你是否期待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