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策法规
#养老行业动态#72名学生众筹为离世老师父母养老,前校长:这就是教育的力量
2020-09-24 22:15  浏览:724  搜索引擎搜索“养老服务网”
温馨提示:信息一旦丢失不一定找得到,请务必收藏信息以备急用!本站所有信息均是注册会员发布如遇到侵权请联系文章中的联系方式或客服删除!
联系我时,请说明是在养老服务网看到的信息,谢谢。
展会发布 展会网站大全 报名观展合作 软文发布

2002年,因为一场车祸,浙江平湖原曹桥中学陈永丰老师28岁的生命戛然而止,这位深受学生们喜爱,被亲切称为“大哥哥”的老师,永远留在了同学们的心中。

五年前,陈永丰老师生前的学生得知去世老师父母的生活较为困难,就和几个同学商量组建了一个群,每人每月固定捐款30元,众筹帮助离世陈老师年迈的父母。


从2016年开始,这些同学每年都会去看望老师的父母两次,希望能让两位痛失爱子的老人感受到一些温暖。


截至到今年,这个“众筹群”已有五年时间,群成员从起初的几个月增加到了72人之多!

这72名学生,有些是陈永丰自己班级的,还有些则是任课班级的,甚至还有一位都不是陈老师所教过的学生。

曹桥中学的前校长宋金华对此这么评价:

“一定是早年陈老师植根于他们心中的善意,唤醒了他们如今的行为,这就是教育的力量。”

对宋校长的这句话,我深以为然。

好的教育,就是唤醒人们心中的善良和美德。而陈永丰老师的教育力量,潜移默化地影响了他的学生,将这种宝贵的精神品质深深植入了他们的内心。

马克思曾说:人类不是单纯地传递文化知识教育,教育是人格心灵的唤醒。

只要打开了学生兴趣的大门,唤醒他们懵懂的内心世界,教育就自然水到渠成。

在印度电影《嗝嗝老师》中,当学校的其他老师都认为F班的孩子们无药可救时,马图尔老师却说他们只是一群孩子,不会坏到哪里去。


放弃一个学生与说出一大堆伤人的话很容易,但是拯救与唤醒一个灵魂,却真的非常难。

为了帮助这群迷途的孩子,马图尔老师深入他们位于贫民窟的家里,了解孩子们的成长背景,努力挖掘和发现他们身上的闪光点,不断鼓励他们,给予他们自信与勇气。

最终,她带领这群不被看好的野孩子们成功逆袭,让他们成为了会发光的天使。

在我们每个人的生命历程中,可能会遇到那个改变我们一生的人,称之为人生导师,这个人可能是学校的老师,也可能是我们周围的亲友、长辈或同事。


当一个教育者相信他的学生都是独一无二的生命个体,那份信仰本身就会成为一种最完美的教育,能成为学生追逐天命的动力。

于是,长大后我便成为了你。

人们都说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对孩子的性格、品质的形成起着关键的作用。但是我觉得,在孩子的读书阶段,老师的影响也非常大,甚至超越了父母。

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往往是先喜欢上自己的老师,才喜欢上手头的学科。这种影响是潜移默化的,许多“差生”变成“优等生”,就是这样的典型例子。


写在最后

浙江平湖的陈永丰老师,他不仅仅是一个知识的传播者,更是学生们灵魂的工程师。

遇到一位这样的好老师,是那72名学生的幸运!同时拥有那72名优秀的学生,也是陈永丰老师在天之灵的安慰。

一位好老师,犹如黑夜的明灯,为我们指引了方向,也如冬天的棉衣,温暖了我们的心灵。

如果您曾经也遇到过这样的好老师,请珍惜!

最后,再为这72名学生的善举点个赞!善良的你们继承了老师优秀的品质,将来也必然会在社会各个岗位上发光发热!


发布人:14f4****    IP:106.39.48.***     举报/删稿
展会推荐
让朕来说2句
评论
收藏
点赞
转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