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策法规
农村老人的养老金该不该提高,不能拿交没交社保说事,看当年贡献
2021-08-05 16:58  浏览:485  搜索引擎搜索“养老服务网”
温馨提示:信息一旦丢失不一定找得到,请务必收藏信息以备急用!本站所有信息均是注册会员发布如遇到侵权请联系文章中的联系方式或客服删除!
联系我时,请说明是在养老服务网看到的信息,谢谢。
展会发布 展会网站大全 报名观展合作 软文发布

现在农村老人的养老金虽然已经有过多次上调,但是大部分地区农村老人每月仍然还是一百多元,这和当前的物价水平相比,确实有点少,因为这一百多元的养老金,对于农村老人的生活改善产生不了太大的作用。




因此,这也是农村老人即便是到了老年,只要身体状况允许的情况下,还要选择继续打工的主要原因。当农村老人没有了劳动能力的情况下,目前主要的养老寄托还是要依靠子女,所以,农村老人到了晚年,生活上就要看子女是不是孝顺了。


我们可以看到,当前的农村大体状态,农民的收入主要来源是依靠打工所得,单纯依赖种地的农民,已经为数不多了,子女孝顺与否也要看他自己的经济收入怎样,即便是有子女想好好地孝顺父母,但是苦于囊中羞涩,拿什么去孝敬老人呢,就是一个比较实际性的问题。




有的农村老人得了慢性病,或者是其他重大疾病时,即便是有农保报销,他们也不愿治疗了,其实归根结底的原因是什么,想必在农村生活的人都比较清楚,主要的原因是不愿意拖累儿女们,他们也非常清楚儿女们挣钱的不容易,甚至有的农村老人还自我了断。


农村老人到了晚年,一旦丧失了劳动能力,养老问题就难以独立了,家里儿女多的,通常就会把老人轮流养老,这里一个月那里一个月,老人完全受其摆布,愿意不愿意自己就做不了主了,只能听之任之。




就是因为农村老人经济上的窘迫,到了晚年才显得如此的凄凉,他们就没有城镇有退休金的老人生活得体面,城镇有退休金的老人,尤其是那些退休金还不低老人,他们不仅不需要依靠子女养老,甚至还可以反补子女的生活费用,这差距就太大了。


同样到了老年,农村和城镇老人为什么会有这样大的差距呢?这并不是当年谁做的贡献大小,而是一个体制上的原因,当年城镇居民都是有正式工作单位的,吃的是“商品粮”,这样到了老年就有单位负责给退休金,后来也就有了社保,同样是大部分由单位给交,退休后一样有退休金。




农村老人当年也不少做贡献,他们年轻的时候,当时的经济还欠发达,农民不仅每年要给国家“交公粮”,还要参与国家各种建设的义务劳动,80年代前农村出生的人应该还都记得,当年农村那种轰轰烈烈交公粮,干义工的劳动场景。


可以说现在的农村老人,当年所做出的贡献,和付出的辛劳,一点也不比城镇现在的老人少,国家现如今的发展和富裕,的确也离不开当年大家共同的努力,才有了今天的我们大家幸福安康的生活。




那么农村老人的养老金该不该提高,我们就不能拿当年他们交没交社保说事,因为当年农村还没有后来的社保制度,也没有农保这样的机制,所以才有了现在农村老人当前的老年生活现状。


后来农村之所以取消了“交公粮”,农村老人还有了养老补贴,那也是因为国家富强了,具备了解决这样的条件,并且也是对农村反哺的一种体现,让农民的生活水平,也能够跟随着国家的经济发展,得到同步的提升。




农村老人的养老金能不能提高,不仅要看当年他们所做的贡献,也是本着公平对待的原则,让每一个群体都能够分享到国家发展带来的红利。如果农村老人的养老金能够得到提高,让他们摆脱完全依靠子女养老的生活,才能够让他们的晚年生活才会更加体面,和有尊严。


发布人:9955****    IP:120.230.55.***     举报/删稿
展会推荐
让朕来说2句
评论
收藏
点赞
转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