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一名从事机构养老服务的工作人员,过去这么久了,那我就在我的角度诉说下疫情期间,老人和从业者都是怎么过来的吧。
坐标:山东
城市:十八级小城市
这次疫情,在我们这里最先有了行动的是党员。2020年春节,城市内主要街道首先开始限制通行,严格程度随着疫情的扩散而变得更强。
一开始,养老机构的工作人员凭借单位给开具的工作证明,还能够正常上下班。生活似乎没有受到重大打击。虽然关于疫情的报道每天都在手机最显眼的位置。却并没有出现生活物资紧张,也没有表现得人心惶惶。
随着事态的逐渐升级,随着对病毒认识的逐渐加深,老年人成为了这次疫情里的弱势群体。代号:“易感人群”。
从这时起,养老机构便开始了长达一年半的严格管理。
上有政府机关出台的很多文件,并且县级政府主管部门多次召开视频电话会议。针对养老机构制定了专门的流程和方案。下有实际的管理办法,在地区内的各个养老机构均被“责任制”。也就是专人专管制度,这家养老机构谁来负责,是专门指定到具体人身上。
谁管辖的机构出现了问题,撤职是最轻的,党籍都给你开除。另外,省级主管单位在这段时间,同样组织了暗访小组,每天不定时得在各个养老机构附近转悠。在双重措施下,保证了养老机构在大方向上的正确性。
疫情,很多人都在描述中国的基建力量有多么伟大。在我的眼中,最伟大的不是中国的基建能力,而是中国共产党优秀的领导力和组织力。
疫情最严重的时期,养老机构开始进行封闭式管理。
机构里面的工作人员,全部拿着行李,居住在机构内。这项政策的落实,没有人们想象中的黑暗,也没有人敢敷衍了事。在这种关键时期,谁扎刺,谁就是在跟人民群众作对,在跟国家作对。
养老机构里面所有的人,不许进,也不许出。
每天的食材,都是专人负责配送,食材车辆不允许进入院内,工作人员身穿隔离服,一箱箱的称重,搬运。
所有人的必需品和日常生活用品,有专门的人员进行配送,买的物品,写上你的名字,放在专门的位置,每天定时去拿就可以了。疫情期间的养老机构甚至比外卖派送,更早地实现了无接触派单服务。
工作人员,都很服从管理。真有不服从管理的,在封闭之初就已经被辞退回家了。封闭管理期间,工作人员每人每天按时领取国家补贴。虽然不能回家,但起码大家心里很清楚这样做是为了什么。
在疫情期间,按照养老机构的大小,人员配置得多少。国家同样是提供运营补贴的,这样的政策落实,也同样给很多民办养老机构吃了一颗定心丸。
封闭式管理,为养老机构封闭出了一个安全的环境,保护了很多人的安全。
这种情况下,在养老机构居住的老人们,当然是整个工作的中心了。
封闭管理未实行的头三天,打电话挨个通知老人家属,认真讲清楚接下来要采取的行动和政府出台的政策。并且重点提示家属两点:“1、不要拿疫情信息来吓唬老人。2、封闭管理期间老人消耗物资由养老机构进行集中采购,所产生的费用均在封闭管理结束后,凭消费单据由家属支付。”获得了全体家属的认同。
那时候,春节刚过,甚至很多老人没能在新年看见自己的家人,思念之情溢于言表。所以,根据这种情况,开展了一系列的措施。
首先,院舍内的全体工作人员,按照人数配比进行责任制,要求责任名单内的老人,工作人员必须每天登门拜访一次。聊天、谈心、讲故事都行。要求效果必须是工作人员走出来的时候,老人必须是笑眯眯的。
其次,根据每个护理区域不同特点,安排了对应的视频交流制度。每天老人家属定时给护理员发一段他们在家的问候视频,护理人员每天不定时给老人家属发一段老人日常生活中的小视频,严禁摆拍。制定老人与家属视频交流流程。每天由责任人负责与家属约定时间让老人和家属进行视频聊天。
再次,在护理流程中,增加了很多互动的环节。比如说由护理员带着老人打麻将、打牌、玩游戏、绘画、写毛笔字、组织合唱团等等内容,让每一个入住在机构里的老人“不闲着”。
在那个时期,老人们的生活,没有大家想象中的枯燥,甚至因为封闭管理,反而比往常热闹了很多。
党和国家,在这个特殊的时期,为了老人,同样也做了不少事情。
核酸检测一开始,养老机构作为战斗一线序列,就已经无偿进行。当很多人都因为核酸检测材料紧张而无处检测时,养老机构,一个不落的都进行了核酸检测。直到2021年7月份,才取消每月定时检测的措施。
疫苗接种一开始,养老机构内的工作人员,与公安、医生一起,同时进行了疫苗注射。我身上的疫苗,就是在2021年2月份接种的。
物品捐赠,更不用说了,在特殊事情,各级政府、个人、还有社会公益性质的团队,都为老人捐赠了大量日常生活物品。没有让任何一位老人受到半点委屈。
对于急重症的老人,在政府牵头组织下,与当地的医院一起为在养老机构中的老人们开通了绿色通道。保证了每一位患病老人能够及时得到救治。
如今,疫情的危害已离我们渐渐远去,我想留下的不只是伤害,还有很多很多的温暖。
原创不易
如需转载请联系我
关注我,会有更多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