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现在很多年轻人都有一种思想,认为帮自己带孩子是老人的义务。如果老人拒绝,那么孩子就不再承担赡养老人的义务。这种做法实在是有些偏颇,并不值得我们效仿。陈奶奶今年66岁了,她之前一直是在帮女儿带孩子。如今,女儿家的孩子已经长大了,不再需要她的照顾,所以她回到了儿子家。但是她的儿子却连家门都不让她进,她的儿子认为她之前一直在帮自己的妹妹带孩子,却从未帮助过他。所以他没有义务赡养陈奶奶,让陈奶奶回到女儿家。
“带大了外孙却无处养老”儿子不让进家门,女儿理直气壮地拒绝。
陈奶奶只好回到女儿家,但是,女儿也拒绝赡养陈奶奶。女儿认为自己有自己的家庭,她需要更多地考虑自己的小家庭结。至于母亲,不应该由她来养老。陈奶奶的女儿认为,自己的哥哥结婚时,父母为其倾注了很多的金钱。而却从未给过自己,所以该由哥哥赡养。
子女的做法让陈奶奶非常的伤心,她辛苦的养育自己的子女,如今却换来这样的结果。她到哪里都碰壁,儿子和女儿家都没有她的容身之处,陈奶奶非常的痛苦。晚年生活这么悲凉,让人不禁为陈奶奶鸣不平。
很多年轻人都认为,如果老人帮助谁多一些,那么他自然就该负责老人的养老问题。如果自己在养育孩子时,老人没有提供帮助和照顾,那么他们就拒绝赡养老人,这种做法其实非常的不孝。
老人其实已经把孩子养大,自己应该完成的任务就已经完成。至于子女的孩子应该她们自己抚养,不能把包袱丢给老人。如果老人愿意帮忙照顾,这是出于情谊。如果老人不想帮助带孩子,那么也不能去强求。
在子女众多的家庭,老人分身乏术。如果只帮其中的某个子女带大孩子,那么剩下的子女必然会心生怨言。他们会抱怨老人偏心,兄弟姐妹之间就会有矛盾,并且会给亲情造成裂痕。
其实作为老人非常的难,他需要平等的对待每个孩子,并且尽可能地维系每个子女之间的关系。这样才能维持家庭的和睦,也能换来自己幸福的晚年生活。
其实中国的传统观念认为是养儿防老,所以老人在心理上会比较的偏袒儿子。他们在儿子结婚时出钱出力,帮儿子带孩子。而对于女儿,他们可能不会倾注那么多。所以可能会造成女儿心理上的不满,在父母的养老问题面前她自然会推脱。
但其实根据法律的规定,无论是儿子还是女儿,都对老人有赡养的义务,谁都不能袖手旁观。老人辛辛苦苦地将我们养大成人,对父母应该心怀感恩。要好好的孝敬自己的父母,不能推脱养老的责任。
无论是从法律还是从情理上来说,子女的孩子不应该是父母的责任。如果父母愿意帮助,我们应该感激。但是如果父母拒绝,我们也不应该迁怒他们。
父母操劳了一辈子,到了晚年是该他们享受生活的时候了。在父母年老的时候,我们就不要让他那么操劳。该让他们好好的休息一下,不要再去压榨父母。
作为子女,要常怀感恩之心。要铭记父母的辛劳,感谢父母对我们无悔的付出。父母将我们养大,供我们上学,并且为我们买房买车,耗费了自己毕生的积蓄,我们不应该再奢求。
不能因为带娃这个问题而影响和父母之间的感情,不能去绑架自己的父母。其实孩子一生都在从父母那里索取,却很少回馈自己的父母。当子女长大成人,有能力回报父母的时候,要好好地感谢自己的父母,好好的孝顺自己的父母。让父母度过一个幸福的晚年,才是我们应该做的。
总结:
作为老人也要学会公平的对待每个孩子,这样才能减少子女之间的矛盾。不能只是一味的偏袒一方,那么在年老的时候,很有可能会面临老无所依的境况。如果有能力的话,尽可能地帮孩子分担,让孩子更好地去奋斗。彼此之间应该多一份理解和宽容,互相帮助和扶持,这样才能更好的安度自己的晚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