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策法规
物业、居委会、社会保险等机构,能帮居家养老的老人管理保姆吗?
2021-04-13 20:56  浏览:434  搜索引擎搜索“养老服务网”
温馨提示:信息一旦丢失不一定找得到,请务必收藏信息以备急用!本站所有信息均是注册会员发布如遇到侵权请联系文章中的联系方式或客服删除!
联系我时,请说明是在养老服务网看到的信息,谢谢。
展会发布 展会网站大全 报名观展合作 软文发布

城市老人从退休后算起,到跟这个世界说拜拜,大致可分为前后两个阶段:第一阶段自己腿脚利落,还可以到处跑,拥有相对充沛的体力,还可以为社会、为家庭发挥余热;第二阶段到了耄耋之年不敢独自出门,必须依赖别人陪伴,成为了家庭的“纯负担”。


对于“白发社会”,养老问题是富裕起来的国家所面临的共同难题。考察一下发达国家,儿女几乎都是没有办法给父母接到自己家养老:他们自己的生存压力太重。


忙于工作的年轻人,多数都是尽可能抽出时间去养老院探望自己的父母。住在养老院的老人,跟住在全托幼儿园的小孩很相似,都盼着家里人多来看自己,多来接自己回家看看。


我以前看过一个日本人拍的电视纪录片,讲的是一个大约60多岁的男士,是一家大公司的社长,他已经是儿孙满堂了,可还有一个90多岁的、坐轮椅的老妈妈住在养老院。在老妈妈生日的时候,一家人把老太太接了回来,一起热闹了一天。


晚上,养老院开着一辆可以升降轮椅的高级面包车,来接老太太回养老院。那个老太太大声地哭着,几个西装革履的儿子、孙子辈的男士,也只能硬着心肠推着老太太往面包车的方向走去。大家都忙,真的没有时间天天陪伴、照顾老人啊。




刚退休的城市老人在55-75岁之间,虽然退休后失去了劳动价值,因为有退休金,所以老人们还能够享受到类似于出国旅游、听音乐会、看画展之类的精神文化生活,显得富足而体面。


农村老人随着国家的富强,也逐渐有了一点养老金,再加上成年子女的反哺,不存在吃不上饭的问题。闲暇时参加一些村里的文化娱乐活动,生活岁月静好。


我见过的这个年龄与状态下的老人(尤其是两个老人都健在的),都想法一致、异口同声、口气很硬:“不跟孩子住一块,不给孩子添麻烦。”


随着年龄增长,有些老人的健康指数如断崖般下跌,一下子就可能被疾病打倒在床上不能自理,这个健康突发事件的发生往往让老人猝不及防。


一旦老了、患病、瘫痪在床,失去生活能力(简称“失能”),有一些老人还头脑清楚(比如脑卒中导致的半身瘫痪),有一些老人则失去记忆(比如老年痴呆)。这些老人因为生活无法自理,成为儿女的沉重负担。随着照顾病人的经济、体力的负荷日益增大,“久病无孝子”的咒语会降临到每一个家庭面前。




对于失能老人而言,最自由的养老方式是在自己家里养老。儿女给失能老人请一个(甚至多个)保姆,由保姆给老人做饭、洗衣、护理是非常必要的。然而保姆的素质层次不齐,“虐待”老人事件频发,这让老人心有戚戚,儿女也十分担心,不敢轻易让保姆进门。


如果由政府出面,有效组织起居家养老的护理人员队伍,并且让“居委会”、“物业管理”等机构担当起“监管”部门的责任,无疑会让居家失能老人的安全感大大提升,也让子女的负担大大减轻。有强有力的政府撑腰,会大大提升老人雇佣保姆的胆量。


希望全社会的人都一起呼吁,针对居家养老的老人,出台一系列指导性、保护性措施,提升老年人居家养老的生活质量。促成物业、居委会、社会保险等相关部门,对每一个有雇佣保姆需求的失能老人建立档案,对服务这个老人的保姆也建立档案,规范保姆的服务范围,运用现代发达的互联网技术、配合智慧化的社区管理模式,对老人、保姆进行有效的监督与管理,杜绝虐待老人、伤害老人的事件发生。


发布人:ed9d****    IP:139.201.78.***     举报/删稿
展会推荐
让朕来说2句
评论
收藏
点赞
转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