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年轻人的工作压力非常,大许多人都感叹自己是“睡得比狗晚,起的比鸡早”。
在这种状况下很多年轻人都有一个梦想,那就是早点过上退休生活。
因为退休之后不用被工作压的喘不过气来,也不用每天着急忙慌的去赶早班车,想几点起床就几点起床可以好好的睡个饱觉。
醒来之后吃吃喝喝,或者跟老朋友们下下象棋、跳跳广场舞。
这种闲暇的生活方式好像非常令年轻人向往,但如果每天过的都是这样的日子,你真的会觉得快乐吗?
老人就没有自理能力?“废物式”养老!正在绑架中国老人
李华可以说是一个成功人士了,他不仅毕业于名校,而且现在就职于外企拿着非常高的薪水。
虽然说英雄不问出处,但说起李华的出身,还是让很多人同情的。李华出生于一个偏远的小山村里,而他的妈妈也因为家里过于贫穷,抛弃了他与他的父亲。
为了将他拉扯大,他父亲真的是吃尽了苦头。
即使有人来给父亲说亲、让父亲续弦,父亲也不敢答应,因为他怕后妈对李华不好。父子二人相依为命,而李华的成功,也算没有辜负父亲的疼爱。
李华还是一个非常孝顺的孩子,他在城中买好房之后,第一时间就邀请自己的父亲来城中一起居住。
但父亲怕给李华添麻烦,也怕能适应城市中的生活,便一遍遍拒绝了李华的提议。但最终在李华的强烈要求下,父亲还是顺了李华的心意来城市中生活。
他虽然把父亲接来了城市中,但李华陪伴父亲的时间还是很少,因为他工作非常的忙。
但父亲年事已高自己又不能时常照顾在侧,李华只好给父亲请了保姆,家中的大事小事都由保姆来完成,父亲只要安心养老就可以了。
李华对自己的安排非常满意,她觉得父亲终于可以安心养老了。
李华每天都非常的忙碌,能跟父亲坐在一起吃顿饭、交谈一下的机会非常少。
他以为父亲在城中生活的很安逸,但他却不知道,城市中大大小小的车辆非常多,而且马路交错、四通八达,父亲想要出门逛个街都不敢去,因为她怕自己迷路。
而且他在城市中也没有什么伙伴,父亲只会说家乡话不会说普通话,与人沟通的时候非常困难。
刚开始还想尝试与别人沟通,时间久了父亲就不愿意给人沟通了。
小区中的基础建设虽然不错,也有很多老大爷在广场上下下象棋、打打太极,但父亲一次都没有参与过。
慢慢的李华也发现了,父亲还不如刚来城里的时候有精神。整个人显得越来越木讷。
李华不知道究竟是哪里出了问题,是父亲想家吗?还是父亲的身体不舒服?
直到有一天吃饭的时候,父亲才告诉李华,自己在城里生活得非常不自在。
来到城里是因为想要李华的陪伴,但李华工作太忙了,自己不好意思开口。自己在城里又没有人说话又没有地方可以去,还不如在家乡。
李华父亲的现状,可以说是当代老年人的一个缩影。
年轻人把自己的父亲母亲接到城里来,让他们过上看似悠闲自在的生活。
小辈们以为自己尽到了孝道,但却不知道这种方式其实是毁了老年人的正常生活,也就是现在俗称的废物式养老。
如果你只把你的父母接到城里让他享受物质生活,却不关注它的精神需求,不给她她需要的陪伴,这并不是尽孝,这只是养老。
养老的方式,其实有很多种。
还有哪些养老方式?
1、机构养老
父母如果想把父母接来自己身边生活,但自己工作又忙不能给予老人陪伴的话,那可以在自己的城市中为父母挑选一个条件比较好的养老院。
养老院中有很多老人,他们之间彼此说说话、下下象棋也有一些娱乐活动,老人在精神上也不会孤单。
那些比较不错的养老院中,各种服务也是非常人性化的,还配备了一些医师、护士,老人有个轻微的头疼脑热也可以得到尽快的解决。
2、居家养老
很多年轻人觉得把父母接来自己身边养老是尽孝,但你如果不能给与人陪伴的话,还不如让老人留在自己的家乡。
老人在家乡生活了一辈子,那里就是他们的根。那里的一草一木他们都非常熟悉,生活的自由自在。
而进入城市之后,则需要适应新的环境。而且在家乡有许多老伙伴、老姐妹,相对于在城市中没有任何人陪伴,精神上非常匮乏的状态,在家乡的生活方式反而更适合他们。
3、旅游养老
父母为生活为孩子奔波忙碌了一辈子,在他们老年之后他们有了一定的时间,如果子女的经济条件允许。
父母也愿意的话,带父母领略一下全国各地的风景名胜、游览一下祖国的大好河山,也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总结
人们都说:老小孩儿老小孩儿,人到老年之后,子女不再需要他们的照顾,而人老了也没有什么劳动能力,这些刚退休的老年人内心其实是非常敏感脆弱的。
因此如果你想把父母接来身边尽孝,一定要给她足够的陪伴。如果做不到的话,就要多尊重父母的意见,做最适合老人的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