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策法规
保险领域专家聚焦2020年中国保险业发展前沿
2020-12-23 14:28  浏览:310  搜索引擎搜索“养老服务网”
温馨提示:信息一旦丢失不一定找得到,请务必收藏信息以备急用!本站所有信息均是注册会员发布如遇到侵权请联系文章中的联系方式或客服删除!
联系我时,请说明是在养老服务网看到的信息,谢谢。
展会发布 展会网站大全 报名观展合作 软文发布

近日,由北京大学经济学院和北京大学中国保险与社会保障研究中心(CCISSR)主办、上海商涌科技有限公司协办的2020年“中国保险业发展”圆桌论坛暨《中国保险业发展报告2020》(下称《报告》)发布会在北大举行。

北京大学经济学院风险管理与保险学系主任郑伟介绍,《报告》共分为两大部分,前五章是对中国保险业发展的总体分析,第二部分针对重点问题展开专题分析题。他还结合国常会有关商业养老保险问题进行了分析。他指出,未来我国养老保险发展应遵循“1+3”的基本发展思路:“1”是一个基调定位,即“按照统一规范要求,将商业养老保险纳入养老保险第三支柱加快建设”;“3”涉及商业养老保险发展的三方面内容:一是高质量发展,二是包容性发展,三是综合式发展,要强化商业养老保险的保障功能,满足新产业新业态从业人员和各类灵活就业人员需求,鼓励发展“养老保险+养老服务”以及“养老保险+长护保险”。

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教授、中国保险与风险管理研究中心主任陈秉正就发展商业养老保险提出了自己的思考。他认为,现阶段我国商业养老保险发展应当注重以下三方面问题:可以借鉴万能险的经验增大积累期的灵活性;注重资金的保值问题,平衡收益与风险;积累实践经验,增强理论自信,呼吁寿险公司加大产品的创新开发力度。

中央财经大学保险学院院长、中国精算研究院院长李晓林认为,现阶段保险业发展由于受到全球经济下行等因素影响,也面临一些发展压力,保险业发展已经从客观地评估测算风险阶段进入到干预风险的阶段,基于新发展阶段,全社会应建立“风险观”。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保险学院院长助理王国军就“一带一路”的相关风险管理问题谈了自己的理解。他提到,我国对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出口占比逐年上升,由此引发风险与保险需求的增加。积极推动保险业开放,让保险公司“走出去”有利于促进“一带一路”建设,这其中信保发挥了关键性作用,有效覆盖了一系列风险。同时,我国保险公司在走出去的过程中面临网点数量较少、国际市场影响力较弱、协调水平不高、信息不畅,以及恶性竞争等问题。

清华大学五道口金融学院中国保险与养老研究中心研究员朱俊生就保险科技议题发表了看法。他认为,从市场主体角度来看,科技本身是人才、组织、文化的问题;从政策角度来讲,提倡数据共享,促进行业发展;从监管角度,应建立适应保险科技发展的监管体系,注重监管机制设计,给创新以空间,平衡创新与风险管控,并保证监管政策的稳定性。

北京大学博雅讲席教授、CCISSR主任孙祁祥教授针对保险科技相关问题提出建议。她说,保险科技的发展迫在眉睫,要培养具有战略思维的人才。在监管与风险防控的平衡方面,在一些问题上要“两害相权取其轻”,既要防范风险,又要为市场主体培育提供创新的空间。

【来源:经济参考网】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邮箱地址:newmedia@xxcb.cn


发布人:9d55****    IP:117.173.23.***     举报/删稿
展会推荐
让朕来说2句
评论
收藏
点赞
转发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