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策法规
听了我讲述在养老院的经历,儿子说:妈,咱回家吧
2021-06-02 17:20  浏览:267  搜索引擎搜索“养老服务网”
温馨提示:为防找不到此信息,请务必收藏信息以备急用! 联系我时,请说明是在养老服务网看到的信息,谢谢。
展会发布 展会网站大全 报名观展合作 软文发布


01


儿子是独生子,从小娇生惯养,但没惯出坏毛病,他从小很自律,也好学。


在我心目中,儿子永远都是那么优秀。


我跟老伴晚婚。


虽然不是不婚主义,但,不勉强不凑合的心态,让坚持自我的两个人,从生活到精神都洁癖上瘾的两个人,走到一起,真的是缘分天注定。


我跟老伴的原生家庭,都还不错,从小受到良好教育。


尽管在那个年代,感情和人的衣服一样朴素,走的都是古老路线,媒人介绍。


我俩似乎是最难缠的一对,走到一起之前,已经见了好几个。媒人都无奈了。


我爸妈只好向她们陪着笑脸,希望再多给点机会,到时候,一定重谢。


也得亏我们家庭可以,我自身条件也不差,所以,让媒人有信心挑战自己的工作能力。


数次无奈摇头之后,没过几天,又带来一位。


就在所有人都不再抱希望的时候,他,终于来了。


真有酒逢知己千杯少的欣喜感。


我们就聊了一次,感觉哪哪都投缘。


于是,一拍定缘,合适就往一处走吧。


此时,我们都已经是三十多岁的人了。


所以,最后来了个闪婚。


婚后两三年才得一子。


生下儿子后,生活忙碌了很多。


他从小就很乖,晚上不哭不闹,身体也棒棒的。


长大念书后,有段时间贪玩,但还算听话。


在我跟老伴的引导下,他慢慢变得越来越自律。


学习再也不让监督,而且,在学习进度方面,时不时给我们个小惊喜。


儿子学习成绩一路高飙,最后进入国外一所大学就读。


他担心我的生活,打算学成回国发展。


就在他上大学那年,老伴患病去世。


他就一直揪心我。


后来,回国发展了几年,日子过得还不错。


娶妻生子,一切都很顺利。


我没有全力帮带孙子,因为体力不支。我身体也不好。


儿子很体谅我,不舍得我受累。


儿媳妇是他从国外带回来的。老家南京。


因为深爱儿子,所以不远千里追随,放弃了在国外发展的机会。


我被媳妇的爱深深感动。


她家教特别好,我常常叮嘱儿子,一定对人家好。


一辈子的良缘,太难得了。


儿子就笑话我想太多了,因为他俩很相爱,所以根本不惧怕以后。


日子如梭,一晃我单独过了好几年。


前期,儿子跟我一起住,后来,他们买了新房,搬走了,让我跟过去,我恋旧,不愿意去。


不知道是一个人时间太久的问题,还是人真的老了,我觉得自己的思想越来越狭隘,像呼吸被阻隔了一样。


总是感觉憋得难受。


思前想后,也不愿意进儿子家。他俩工作忙,孩子都入托照管,我去了,不是拖后腿吗?


所以,就想提前进养老院。


风烛残年,唯一的希望,就是自己身体健康,精神也要健康。




02


儿子得知我要去养老院,吓坏了,他以为哪里做得不好,逼我进养老院。


我好不容易解释清楚,儿子还是闷闷不乐。


儿媳妇看我去意已决,就对我儿子说:“不如先让妈住一段时间,如果不适应,再接回来。”


儿子三天后才答应我去。


就这样,我去了养老院。


其实说白点,就是想有个能说话的人。


那家养老院属于中档的吧,一般人都能进得去。


跟我住一屋的老太太姓唐,比我大几个月,我称她老唐。


老唐是个很热心的老太太。与我的僻静性格正好互补。在她火热的招待下,我们很快熟悉了。


慢慢地,建立了深厚的友谊。平日里,简直形影不离。


由于心情好,精神状态也好,我感觉自己都年轻了好几岁。


儿子几次来看我,都夸我越来越精神了。他很放心,希望我在这里每天都开开心心的。


老唐总是羡慕我有一双好儿女。她替我说出了心里话,儿媳妇就跟闺女一样,抽空就跑来看看我。


老唐也有儿女,但不怎么来。


她从来不提自己的家事,我也鲜少问。


我俩被喻为院里的姊妹花,一起吃饭,遛弯,做点手工活,跳跳广场舞,参加各种活动,总之就是形影不离。


连院长都被惊到了,还亲自跑过来跟我们拉了一次家常。


晚年终于变成一株花,在岁月静好里慢慢绽放。


我们都以为就这样慢慢老去。


也心满意足了。


两年后,她突发脑梗。


看着她的样子,终于承认人至暮年,一旦瘫倒,就会化成细碎的晚霞。竭力争完那点光,最终散去。


这是一种悲凉。


我流着泪照顾她。我甚至想这样照顾着她过余下的日子。


可是,她病情危急,不得不紧急转院。


是她女儿把她接走的。


她紧闭双眼,眼角一滴始终不愿滑落的泪珠,看得我心酸。


她女儿看了我一眼,那一眼是冷的。


老唐走了,再也没得她的消息。


好长一段时间之后,才听说她过世了。不是源于脑梗。


我这个老姐妹呀,你这样是不是就算解脱了?


她离开的日子,我经常在晚上做梦,梦到她又回来了。


还给我带来一堆各地的特产。


醒来后,才意识到,她再也回不来了。


那段时间,儿子儿媳增加来看我的机会,不来就打电话。


听到孙子孙女甜甜的叫声,我突然意识到,这也许就叫天伦之乐吧。


可是老唐的手机,从来都是静悄悄的。


我能感受到她内心里有疾苦,可是,整整两年多,她只字不提。


她比我坚韧多了。




03


少了老唐,我在养老院落寞了许多,即使再进来一位老太太,我们似乎也无话可聊。


这位老姐妹跟老唐不同,她子女多,不是打电话就是儿子或者女儿过来看她。


我跟老唐昔日做的事情,她从来不感兴趣。


她患有认知症。


我的东西,经常被误认为是她的,吃的用的,像自家人一样,一概不客气。


吃的我不介意,比如水果,点心等等。用的我介意。


但她是位病人,我不能怎样。


不得已,我调了房间。


调房间后,不知为什么,总感觉不得劲。


我就经常出去串门。


在一些老院友中间,我发现经常流行一句话:有钱有势比不上有子女。


为什么呢?


有的老人子女到养老院,会带很多食物,当作礼物送给身边的人。护工们也有。


如果再加上老人情商高,能说会道,又幽默,那就相当被人宠。


所以,在护工那里得到的照应,相对全面一些。


另外,还有单身老人,为表好感,或者为吃醋而大动干戈。


人越老越像小孩子,小脾气说爆就爆。


有的护工还兼带劝架的工作。


无事闲谈,说些什么呢?渐渐地就成了八卦。


比谁家儿子有本事,谁家女儿有出息。


也说谁家儿子不孝顺,谁家儿媳也不怎么样。


即使跟子女相处得很不堪,在没有儿女的老人面前,也觉无比荣耀。


但是,就算相爱又如何?


一旦成婚,就不是两个人的事了,因为有遗产继承和利益纷争,儿女们的看法是,既然让你进养老院,就是养老去了,没有必要再整一个人出来折腾吧。


到底是图你人还是财,谁知道?


所以,几乎没有一对老人恋爱成功的。


在养老院,怕的不是死亡,而是麻烦,没人愿意多麻烦别人。


我还好,由于儿子媳妇经常来看,护工对他们都热情,对我自然也没得说。


我跟老唐在一起的时候,如果不是我,她可能不会那么轻松。


如果是丁克或者家庭关系不好,很久没人看望的老人,时间久了,护工对待他(她)的模式,就是固定的。


就像干工作,不带温情。


但丁克还比不得家庭关系不好的老人,最起码儿女们总有来养老院的时候,养老院怕有麻烦,护工就不敢过分冷淡这些老人。


其实,时间长了,人与人之间有点情绪,也很正常。


丁克病了,直接送医院,只要护工尽心尽力,没人找麻烦。


有儿女的就不一样,有的儿女会找养老院的麻烦。甚至找证据索要赔偿。


与这些相比,我更愿意回到跟老唐在一起的时光。简单随意。


可是,她已经不在了。


我再次感到深深的孤独。


跟一个人在家的孤独不一样,那算是纯粹的孤独,这却是充满厌倦和悲伤的孤独。


一旦有了一份难忘的深情,感情就会大变样。


每次走到跟老唐一起住的屋子门口,我都不由自主停下来,站一会。


自从老唐去世后,儿子看我状态不好,就想让我回家。


是我坚持不回去。


但是,现在的杂乱,很多不平等的现象,让我心内生出绝望感。


更令人绝望的是,我们都无能为力。


当然,不是养老院不好,是我这个有洁癖的老太太受不了一些人和事。


90多岁的老吴,就跟他的护工感情特别好。护工请假几天,他天天开着灯到很晚。


平时他可是早睡的人。


他说担心护工突然回来,看不见路。


直到护工推开他的房门,他才眼圈泛红地说:“我终于能睡个安稳觉了。”


老吴的护工讲给我们听的时候,眼睛里还泛出泪花。


其实我跟儿子也几乎天天通电话,我会把在养老院的事情讲给他听。


他说的最多的,就是希望我能回家。


“孙子孙女都大了,不用您看了,您来了,他们还能照顾您。”


儿子说。


刚开始,我是决绝拒绝的。


越到后来,越底气不足。


儿子终于听出来了。


一个周末,他携带全家,把我接回了家。


儿子没再提养老院里的事,他知道,那里曾经有过我的一份心伤。


而我更明白,哪儿再好,都不如家好。


谁再亲,都不如儿女亲。


是啊。


每个人都会老。善待他人的终老,其实就是善待自己的终老。


有一天,我们都会老去。


当我们看到垂垂暮年的父母需要照顾之时,也将是我们开启那条道路的时刻。


所以,无论穷富,做一个孝子,你的晚年也不会差。




关注我的同时,请点个小红,谢谢!


欢迎您的故事,私信分享给我~


发布人:b079****    IP:120.230.33.***     举报/删稿
展会推荐
让朕来说2句
评论
收藏
点赞
转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