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个“女神”频出的年代,形形色色的美女被大众快速消费。她们的美转瞬即逝,甚至来不及占据人们心中微不足道的一隅。然而,有一个女人,却仿佛坠入人间的精灵。优雅而灵动,善良而纯洁。就只要一眼,便会被她的完美所征服,成为心中永恒不变的女神。她就是 #奥黛丽赫本#!
1953年,一部名为《罗马假日》的电影上映,一经播出,火遍全球,成为好莱坞电影经典之作,凭借这部剧,奥黛丽·赫本夺得了奥斯卡最佳女主角奖。
成为奥斯卡影后之后的赫本片约不断,她陆续接演了《龙凤配》《黄昏之恋》等一系列电影,知名度也大大提高,但真正让赫本继《罗马假日》之后在电影史上奠定地位的,是她在1961年主演的电影《蒂凡尼的早餐》。
那一身简约的黑色长礼服和三串式的珍珠项链以及盘得高高的“赫本头”,至今都有众多女明星争相模仿。
从1961年拍完蒂凡尼的早餐后,60年代末赫本就进入了在瑞士的半退休生活。赫本选择了瑞士来度过自己的后半生。
永久中立国、世界公认最适合养老的国家、世界人均GDP最高的国家、世界上福利最好的国家、国家安全系数高、上帝的后花园,这些美好的标签都属于瑞士这个国家。
瑞士,全世界十大最幸福国家之一,发达的经济,超高的生活品质和福利,中世纪保留下来的文化遗产和建筑风格,以及阿尔卑斯山下与世隔绝的自然风光,无论春夏与秋冬,这一切无不令人向往。
在拍《蒂凡尼的早餐》之前,奥黛丽赫本就选择在瑞士与男友梅尔·法利尔结婚,虽然在《罗马假日》后,赫本是万人追捧的荧幕新星,而梅尔不过是一个比她年长12岁,有过三段婚姻与五个孩子的二三线演员。
赫本穿着洁白的婚纱在卢塞恩湖畔的一个小教堂举行了婚礼,这座教堂也因为赫本的婚礼而成为无数人心中的婚礼首选地。
婚后他们还有了一个儿子西恩,但因为梅尔极强的控制欲和自尊心以及出轨,他们的婚姻结束了。
随着婚姻的结束,她搬离了卢塞恩,住到了洛桑附近的小镇莫尔日。
赫本在莫尔日的住宅“和平之邸”
1968年,她在希腊巡游时结识了意大利心理学家多蒂,之后在1969年与多蒂在和平之邸附近的莫尔日市政厅举行了婚礼,婚后生下了次子卢卡。
赫本在莫尔日的住宅“和平之邸”
多蒂比赫本小9岁,不仅是大学教师,也是罗马富家子弟、花花公子,第二次婚姻也因多蒂的背叛而结束。
1979年,赫本遇见了她的灵魂伴侣——罗伯特·沃特斯,两人没有结婚,却都懂得彼此的内心,相濡以沫走完了余生。
赫本在莫尔日的住宅“和平之邸”
如果你也是赫本的影迷,想跟随赫本的足迹,在瑞士寻找关于赫本生活的踪迹,那你可以到美丽的卢塞恩。
“如果有天堂,这里就是天堂的入口”
说的大概就是如童话般超凡脱俗的卢塞恩。
赫本在莫尔日的住宅“和平之邸”
岁月的悠长给这座城市留下了无尽的文明和艺术。湖光山色相互映衬,名胜古迹遍布全城。中世纪的教堂、塔楼、文艺复兴时期的宫厅、邸宅以及百年老店、长街古巷比比皆是。
赫本在莫尔日的住宅“和平之邸”
行走在卢塞恩的标志性建筑卡佩尔桥上,桥两侧栏板以红色鲜花装饰,顶部绘有110幅彩画,诉说着卢塞恩的传奇故事。
赫本在莫尔日的住宅“和平之邸”
游走于老城区的古老街巷,建造于中世纪和文艺复兴时期的老建筑,配上色彩绚丽的壁画,古朴而典雅,领略到艺术赋予城市的迷人魅力。
赫本在莫尔日的住宅“和平之邸”
傍晚的卢塞恩湖畔,让微风亲吻着脸颊,两岸令人迷醉的湖光山色,就如一幅浓郁的彩色油画,难怪赫本选择这儿作为她的结婚地。
赫本在莫尔日的住宅“和平之邸”
继续跟着赫本的脚步,到赫本隐居30年的鲜花小镇莫尔日。莫尔日坐落在洛桑与日内瓦之间,一年四季,鲜花常开,小镇的每一处都能见到美丽的色彩。
听说奥黛丽·赫本生前最喜爱的,便是在莫尔日小镇上闲逛。在路边买一束花,就能品到扑鼻芳香。
赫本在莫尔日的住宅“和平之邸”
徜徉于莫尔日的街道上,氤氲的光影里有种时光倒流的错觉,仿佛那个世上最优雅的身影下一秒便会出现在小镇的某个转角。
赫本在莫尔日的住宅“和平之邸”
赫本的墓地在小镇的山坡上,一个普通墓园,对公众开放,墓碑十分简单,鲜花簇拥。
赫本在莫尔日的住宅“和平之邸”
墓碑上还有各国影迷为她祈福留下的硬币,20多年过去了,人们依旧怀念着她。
赫本在莫尔日的住宅“和平之邸”
不去瑞士,你不会知道,原来天堂的模板如此惊艳,待到暮年之时,愿你也能和爱人携手,在一个充满鲜花的阳光小城度过余生~
*图片来源于网络
资料来源:奥黛丽赫本在这里结婚,也在这里心碎,却依然因为它爱上瑞士!
想了解更多精彩内容,快来关注独立特行欧洲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