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爱“后方”,让“前方”安心就地过年
留守老人喜领慰问品。
2月4日,新春佳节到来之际,为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的决策部署,巩固来之不易的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成果,市民政局在中山社区开展2021年河池市“关爱留守群体就地过年”春节慰问志愿服务活动,用政府对留守群体的关爱巩固“大后方”,让“前方”务工人员安心就地过年。
在当天慰问活动中,工作人员和志愿者一共为20户留守老人、儿童家庭赠送了米、面、油和春节慰问金,民政部门还特地准备了象征美好祝福的“福”字和春联一并送上,提前预祝留守老人、儿童新春祥和愉快。
“他爸他妈都在广东打工,今年为了响应国家就地过年的号召,不回河池过年了。”中山苑社区带着孙子孙女留守金城江的韦美娟奶奶向前来慰问的志愿者介绍说。韦美娟一家5口,儿子覃日城和儿媳莫立华均在广东务工,老人带着在校读书的孙女覃亚琪和孙子覃皓轩生活在老家金城江。“有政府、社区还有这么多志愿者的关爱,我们不孤独,很开心。孙子的成绩也不错,数学考了95分。希望他们在广东好好打工,好好赚钱。”韦美娟说。
河池是劳务输出大市,很多家庭青壮年外出务工,留下老人孩子在家。过去每年春节前,都会有大批劳务人员从北上广及其他务工城市返乡。今年因为疫情的防控需要,今年春节很多河池在外务工人员积极响应国家号召,在务工地就地过年。慰问好这些打工者的留守家人、“巩固大后方”尤为重要,让在外就地过年的务工人员吃了“定心丸”。
据悉,此次慰问活动是当地社区“时间银行”养老志愿服务项目的一部分。2019年9月,经招投标,河池市清正社会工作服务中心承接河池市民政局购买的社会工作服务项目——河池市中山社区“时间银行”养老志愿服务试点项目。该项目旨在推行“时间银行”互动养老新模式,按照低龄存时间、高龄换取服务的原则,鼓励青壮年以及低龄老人作为志愿者,为高龄、失能、失智、行动不便等有服务需求的老人提供志愿服务,把服务时间储存起来,待今后自己有需要时,提取储存的时间换取服务,形成一代帮一代、低龄扶高龄的波浪式互助养老的良性循环。
“时间银行”互动养老新模式施行1年来,共招募到202名志愿者,累计志愿服务总时长1252.5个小时,共服务社区居民3200人次。该服务中心每天安排2名社工和至少2名志愿者,通过驻点的方式,为社区提供多样化的常规志愿服务,服务以点带面,辐射到中山社区各辖区,打造“15+60分钟社区养老服务圈”,即社区老年人从家里到社工站最多步行15分钟,在社工站享受到社工和志愿者提供至少60分钟的养老服务,包括义诊、陪聊、义剪、代办代缴、讲解疾病防治、康复保健知识等服务,对留守老人、儿童家庭关爱已形成常态化。(河池日报记者 张锐锐 摄影报道)
责任编辑:杨立君
【来源:广西文明网】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邮箱地址:newmedia@xxcb.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