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龄不再挂钩涨钱的说法是错误的。大家不要误解。
希望通过以下三个理由,能够帮助大家理解社保缴费年限(工龄)在养老金调整中的重要作用。
第一,2021年上海市养老金调整方案确实取消了企业退休人员跟工龄挂钩的部分,但是并不代表全国都会这样。
今年上海市养老金调整方案的重要变化,主要原因是按照国家要求实现机关事业单位和企业退休人员统一调整方式的要求。机关事业单位退休人员,原先就使用的是这种调整方式。
实际上,各省市的养老金调整方案过去差别非常大,不可能今年都采取上海的调整模式。
比如说江西省、云南省、甘肃省等很多地方早已经实现了机关事业单位和企业退休人员统一调整方式,不过其调整方式中都是保留按缴费年限挂钩部分。今年不可能一下子都取消掉的。
上海市总共才有多少企业退休老人?因此对于退休人员养老金调整的总体影响是非常小的。
第二,缴费年限提升养老金的作用,在养老金计算公式中已经有明确体现。
看一下我们现在的养老金计算公式,主要包括基础养老金、个人账户养老金、过渡性养老金三部分。大家的养老金,都是通过计算公式计算而来。
基础养老金直接跟缴费年限挂钩,在平均缴费指数是一的情况下,缴费年限30年可以领取30%的社平工资的基础养老金,缴费年限15年只能领取15%的社平工资的基础养老金,相差一倍呢。
个人账户养老金,是按照个人账户的累计储存额计算,缴费年限越长储存的养老金利息越多,额度也会越高。
过渡性养老金,是针对实施统筹账户和个人账户相结合养老保险制度以前有缴费年限人员的一种照顾,因为他们缺少个人账户养老金。也是按照统账结合以前的缴费年限长短计算。
所以,缴费年限在养老金计算时就非常重要了。
第三,工龄在过去养老金增加的时候已经有所体现。
以上海市养老金调整方案为例,2020年养老金调整方案中,企业退休人员每年缴费年限增加基本养老金1.5元,2019年是增加2元。
这种情况下,缴费年限30年,2020年额外增加了45元,2019年额外增加了60元。养老保险缴费15年只能增加22.5元和30元,这两年的差距就达到了52.5元。
这些养老金差距都能够在养老金增加的时候予以体现,特别是按3%进行增长的时候,差距还会增多。
上海市企业退休人员养老金调整方案,本来也有按养老基金水平增加的部分。2020年是增加按养老金水平增加2.3%,2019年是增加2.2%。今年在总体调整幅度降低0.5个百分点的情况下,仍然提升为3%。实际上,差不多3%的总体调整幅度中有1.2%的增加是将过去的按缴费年限挂钩部分转化为按养老金水平挂钩。
比如说缴费年限15年基本养老金2000元,缴费年限一年增加1.5元,按养老金水平调整增加1.8%,实际增加养老金会是22.5元加36元。而如果直接按照3%增加的话,直接会增加60元。实际上,总体水平并不一定会低。
所以总体来说,按工龄、缴费年限增加养老金部分并没有取消,只是融合到了挂钩调整中。缴费年限长的退休人员并不会吃亏,缴费年限依然十分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