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策法规
锡林郭勒盟建设9处牧区养老园区并已全部投入运营
2021-01-04 18:07  浏览:628  搜索引擎搜索“养老服务网”
温馨提示:信息一旦丢失不一定找得到,请务必收藏信息以备急用!本站所有信息均是注册会员发布如遇到侵权请联系文章中的联系方式或客服删除!
联系我时,请说明是在养老服务网看到的信息,谢谢。
展会发布 展会网站大全 报名观展合作 软文发布

近年来,我盟聚焦老龄化加剧引发的养老服务供给不足问题,创新开展养老服务供给侧改革,在解决牧区老年人居住分散、服务半径大、覆盖能力有限等难点上发力,形成了“集中居住、养老育幼、医疗护理、政府扶持、多元运营”的草原特色牧区养老服务新模式,实现老有所居、老有所乐、老有所安。 上午九点多,乌云高娃和她的朋友在社区的手工制作室忙碌起来,几位老人正在赶制一件蒙古袍,她们聊着家常琐事,手中的针线安静地飞舞,在锦布上勾勒出了美丽的图案。2014年,乌云高娃告别牧区生活搬入锡林浩特市爱祺乐牧民养老园,住进了宽敞明亮的新家,居住条件得到改善的同时,她还在园区结识了许多和她一样拥有缝制蒙古袍技艺的朋友。她告诉记者:“社区专门提供了制作蒙古袍的场地,还为我们建立了微信销售群,在园区不仅能乐享晚年,更为我们‘老有所为’提供了良好的服务保障。”

2014年,按照“集中居住、养老育幼、政府扶持、多元运作”的模式,锡林浩特市结合实际,采取廉租房与公共租赁房并轨运行的办法,拿出495套廉租房作为牧区老年人进城集中养老用房,拿出10套商业用房作为养老服务用房,建设了居家型的爱祺乐牧民养老园区。园区内卫生服务站、活动中心、餐厅、超市等硬件配备齐全,形成了能够满足入住老人衣食住行等多方面需求的养老综合服务体系。园区从2014年9月投入使用至今,已有495户老人入住,实现了70%苏木镇牧区老年人进城养老。

爱祺乐牧民养老园区是我盟在牧区养老方面公建民营、持续发展的一个缩影。近年来,针对牧区养老基础设施薄弱难题,我盟采取公建民营、民办公助等多元运营模式,发挥公办资金资源和民办服务管理双优势,引导社会力量积极参与牧区养老机构建设管理,确保有需求的牧区老人“住得上”。目前,我盟共建设牧区养老园区9处,其中公建民营7处、民办公助2处,已全部投入运营,实现了牧区养老园区建设全覆盖。据悉,我盟在牧区养老服务方面的积极探索,得到了民政部的高度肯定,锡林浩特市爱祺乐牧民养老园区入选全国养老服务业发展典型案例,为全区唯一一家。

同时,我盟围绕牧区老年人多样化、多层次养老服务需求,坚持在养老育幼、医养结合、养护衔接、顾养怡情上下功夫,通过建设不同服务功能的养老园区提供差异化养老服务,依托“12349”综合服务平台和“12333”社保公共服务平台提供智慧化养老服务,园区养老与居家养老服务联动提供专业化养老服务,实现牧区老年人“身能搬得出、心能留得住”。随着养老服务水平的提升,牧区老年人的观念从“被动去”转变为“心里想”,全盟已运营的牧区养老服务园区共吸引2493名老年人入住,入住率100%。

【来源:行署办公室】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邮箱地址:newmedia@xxcb.cn


发布人:166e****    IP:183.195.63.***     举报/删稿
展会推荐
让朕来说2句
评论
收藏
点赞
转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