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策法规
“不生娃就降养老金!”生育率持续走低,厦大教授的建议引热议
2021-08-29 13:55  浏览:601  搜索引擎搜索“养老服务网”
温馨提示:信息一旦丢失不一定找得到,请务必收藏信息以备急用!本站所有信息均是注册会员发布如遇到侵权请联系文章中的联系方式或客服删除!
联系我时,请说明是在养老服务网看到的信息,谢谢。
展会发布 展会网站大全 报名观展合作 软文发布


为了应对人口老龄化、生育率持续走低的问题,我国相继放开了二胎、三胎政策,全国各地也正在完善一些配套的支持政策,以鼓励年轻人们积极去生育,还有一些专家从各个角度提出了建议,以促进生育,不过这些建议有的中肯,有的却有些不切实际。


生育率持续走低,厦大教授建议:不生娃就降低养老金


我国一直以来都是一个人口大国,但是如今生育率却持续走低,根据调查显示,我国2017年的新生儿数量为1723万,2018年为1524万,2019年为1465万,2020年则只有1200万,曾有专家预测,2021年我国的新生儿数量或许会低于1000万,这样的数据确实令人担忧。




为了鼓励生育,前段时间在某次公开演讲中,厦门大学教授赵燕青提出了一个解决办法,在他看来生孩子要与资本挂钩才是解决问题的出路,创造一种多生孩子的机制。


那么具体该怎么做呢?赵燕青认为生孩子与不生孩子要在社保、养老金等方面做出区别,多生一个孩子,就多挣一份工资,不生孩子就没有保障房,下调养老金,用这种“惩罚”的方式让“生娃”这件事变得更有现实意义,从而让年轻人愿意生娃。




此番言论尽管出发点是好的,但网友们并不认同,对此有网友表示“好办法,建议下调教授的养老金”,还有的网友则表示“无所谓的,反正不想生孩子,压力太大”,几乎绝大多数网友都觉得这是天方夜谭。




不生孩子要挨罚,年轻人为啥不愿意生孩子?


要想解决问题,我们首先应该知道问题的关键所在,在厦门大学教授赵燕青看来,年轻人不生孩子是不愿意生,妄图通过一些资本上的政策来逼迫他们,然而实际上年轻人是“不敢生”、或者是“生不起”才对。


摆在年轻人面前的,首先就是高房价这一座“大山”,尤其对于正在大城市里打拼的年轻人来说,即便是掏空家里所有人的钱包,成功落户安家,但高昂的贷款仍然会将其压得喘不过气来,在经济已经十分拮据的情况下,不生孩子就降社保对他们来说,可能只是一种无关痛痒的惩罚,毕竟如果连眼下都过不去,又何谈未来?




另外则是关于孩子的抚养成本问题,现在的家长对于教育孩子有多内卷,相信几乎每个人都深有体会,就算是没有孩子,也能从网络上、身边人的交谈中略知一二。从孩子刚出生的奶粉钱,到孩子长大后的辅导班、兴趣班,对于普通的工薪家庭来说,几乎每一项都是一笔不菲的开销。有网友曾统计,即便是在一座普普通通的三四线城市,将孩子从出生抚养到大学毕业也要花费超过百万,而这个数字放到大城市来说,肯定更是远远不够,面对如此高昂的养育成本,年轻人们又怎敢轻谈生儿育女?


所以说年轻人不生孩子,归根结底并不是因为思想观念问题,妄图将生育与资本挂钩、与社会保障挂钩,只会引来年轻人们更大的反感,而不能解决任何实际问题,这样的方式非但不能让生娃变得“有意义”,反而只会让更多的年轻人拒绝生娃。




想让年轻人生娃不简单,解决问题不能“一刀切”


年轻人不愿意生孩子,很大程度上还是因为经济问题,而要改变这样的状况,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不可能一蹴而就,不能妄图通过“一刀切”去把问题解决。


国家出台政策鼓励年轻人生孩子,鼓励家长们生二胎、三胎是好事,但关键在于配套服务能够跟上,让大家既能生得起又能养得起,比如幼儿园的收费问题,相较于公立幼儿园来说,某些私立幼儿园是否收费过高?是不是给家长们带来了过高的负担?而类似的问题不在少数,如何让年轻人们生孩子没有后顾之忧才是重中之重。




当然年轻人们自身也应该转变观念,正视生娃的优点和缺点,养育孩子的花费虽然确实不低,但是可能却没有一些人想象中那么恐怖,而且生儿育女几乎是每一个人必经的人生旅程,如果拖来拖去等到“年事已高”时再去后悔,可能一切都已经来不及了。




写在最后:


事实上不仅我国面临着生育率连年走低的问题,在日本、韩国等等国家,这样的问题同样严重,而对于这种社会性问题的解决,还是要一步一步循序渐进,不能仅仅端坐在象牙塔内夸夸其谈,只是“想当然”。


发布人:6f3d****    IP:139.201.08.***     举报/删稿
展会推荐
让朕来说2句
评论
收藏
点赞
转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