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策法规
解忧|闺蜜喊我抱团养老
2021-04-19 08:24  浏览:700  搜索引擎搜索“养老服务网”
温馨提示:信息一旦丢失不一定找得到,请务必收藏信息以备急用!本站所有信息均是注册会员发布如遇到侵权请联系文章中的联系方式或客服删除!
联系我时,请说明是在养老服务网看到的信息,谢谢。
展会发布 展会网站大全 报名观展合作 软文发布


在NHK短片《7位一起生活的单身女人》中,这种养老模式真的被七位勇敢的老太太实现了:


10年前,这7位女性购买了同一幢公寓的7个单间,组成养老姐妹团“个个Seven”。团员年龄从71岁到83岁不等,6个终身未婚,1个离异单身。无依无靠的她们,决定成为彼此生命中最坚实的支柱。


发起人村田幸子,用“朋友近邻”来定义这种养老模式,既互相照顾,也保证独立生活。什么该帮忙,什么不该帮忙,成员们有明确的底线。久病无孝子,何况是朋友。她们不去质疑人性,更不去考验人性。无论是朋友还是亲人,能好好在一起的前提,是不给彼此添太大麻烦。成为邻居,相互扶持。“组团养老,不是为了找人照顾自己,而是为了活得有质量和尊严。”


团员们各有不同担当,互帮互助的小事每天都会上演。春天,她们会组织定期去赏花。夏天,总有华丽的烟火大会。虽然容貌不复少女,但穿上浴衣的姐妹团,始终保持着年轻的心。


组团之初,7位女性制定了共同居住的养老协议,其中最重要的一条是“自立与共生”。7名成员需要在生活自理的前提下共同生活。即便某位成员重病,也不义务提供护理帮助,以避免整个团队生活质量的下降。


姐妹团之所以取名为“个个”,就是想保持团队成员之间的独立性。


来源 | 知乎






伊内斯


看上去很美的抱团养老,适合的人群有限。



掌柜很羡慕日本这7位老太太,年轻时候事业有成,老了之后也如此潇洒。


问题是,这样的抱团养老模式,适合的人群十分有限。


首先,大家要住得近。这7位老太太购买了同一公寓的7个单间,在中国似乎很难办到,除非是去开放式的养老院。中国前几年在浙江也出现过类似“抱团养老”的案例,但几户人家是合租在一幢农家别墅里,疫情之后很多人就搬走了,这种模式并不稳定。


其次,抱团养老的人本身要有生活自理能力,而且人格十分独立。这7位老太太中6位终身未婚,1位离异单身,说白了就是一个人生活惯了,她们每个人都可以处理生活中99%的问题,万不得已才需要别人帮助。但我们大多数有过婚姻生活的老人,是否愿意和老伴一起去其他老人同一屋檐下而互相照顾呢?而且,在中国,养儿防老的观念还很普遍。但凡有子女的老人,总希望和子女近一些。


再者,适当的距离感和分寸感如何做到?如果和抱团养老的人出现龃龉怎么处理?一个人独身惯了那么多年,是否愿意老了参加这样的半集体生活?


也许,抱团养老这种模式因为很难实现,所以被拍出来的纪录片才会显得那么美好吧?





绳易断


闺蜜可以端饭端菜,却不能端屎端尿。



一个不争的事实是,我国的结婚率越来越低了。年轻人甚至连恋爱都懒得谈,宅男宅女天各一方,各得其乐,每每问及未来打算,男生们通常会回避,而女生们则会亮出底牌:大不了和闺蜜三两结伴,抱团养老。


可是养老并不是诗与远方,它更是屎与尿床。当年龄的自然势能趋近于零,尊严早已跌入负值,陪伴已经不是主诉求,被照顾才是。而这点,血缘羁绊的子女可以,金钱羁绊的护工可以,唯独友情羁绊的闺蜜做不到。


走出舒适圈,与异性接触,固然是很难。可是孤独终老,看着知己好友逐渐凋零,也并非易事。卸下滤镜来看待每一条路的终局,帮助自己更好地抉择当下,是对自己的负责,男女皆是如此。





若您有任何烦忧,


请关注本微信并给周刊君留言。


掌柜们会为你提供专业解答。


本期哪位掌柜更深得你心,赶快留言告诉周刊君!




发布人:2f58****    IP:101.229.87.***     举报/删稿
展会推荐
让朕来说2句
评论
收藏
点赞
转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