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许多00后在热议话题#专家建议女性退休年龄延至55岁#下,憧憬起理想的退休生活。
恕宝哥哥直言,这些人当中没人会比堂堂九五之尊十全老人乾隆行动力强。
关于乾隆登基时就想着退休去宁寿宫养老的故事,想必大家早有耳闻。
从1772年正式开工,到1779年乾隆下谕“功届落成”,改建宁寿宫前后花费将近8年,耗银约143万两,相当于26万人一年的粮食。
宁寿宫为了这项浩大繁杂的工程,乾隆专门成立了宁寿宫总理事务处,抽调兵部尚书福隆安、大学士英廉、户部尚书和珅为主要负责人,而乾隆本人就是宁寿宫总设计师。
作为总设计师,乾隆堪称事无巨细,从设计、绘画到烫样,全都要经过“御览”和“钦定”,这是他亲自督造的“理想国”,也是紫禁城里最能寄托他一生襟怀和志趣的宫殿。
单看宁寿宫平面图你也会发现,它就像是一个微缩的紫禁城,在宁寿宫的中轴线上,乾隆设置了6座宫殿:皇极殿、宁寿宫、养性殿、乐寿堂、颐和轩、景祺阁,布局分为前朝和后廷,身在其中可理政、就寝、读书、祭神、礼佛、娱乐、游弋。
所以,如果你想要真正地了解乾隆,一定要看看完全按照他的意志修建的宁寿宫。
01万 / 花/ 筒-天下之大 无不为我所用-
宁寿宫,集齐了乾隆所见过最美好的事物。
乾隆六下江南,记忆里的江南风光令人流连忘返,于是命工匠在北方造一个“乾隆的江南”,其路数大概是这样:
杭州的平湖秋月、三潭印月不错,造一个放圆明园吧
嘉兴的烟雨楼不错,造个放在承德吧
无锡的寄畅园不错,造个放颐和园吧
……
乾隆爱钟表,宁寿宫的符望阁悬挂的双面钟,两侧都有运行的表盘,无论从墙里还是墙外,都能看到时间,这在200多年前的中国,其精美程度是天下独有。
符望阁双面钟乾隆爱玉,夸张到什么程度?目前故宫博物院的镇馆之宝——大禹治水玉山,动用数千玉工耗时六年才得以完成,毫不夸张地说,这座玉山就是乾隆皇帝的私人“纪念碑”。
这座大禹治水玉山长0.96米,高2.24米,重达5000公斤,放在高为0.6米的褐色铜铸基座上,是紫禁城内体量最大的玉雕。
大禹治水玉山 故宫博物院藏据文献记载,为了把这块玉料从新疆运到京城,需要制作轴长约十一、二米的特大专车,前用一百多匹马拉,后由上千名役夫扶把推运,逢山凿岩开路,见水导河架桥,遇上冬天则泼水结成冰道,在冰面上拽运。历经千山万水,排除千难万险,耗时三年才把玉料从昆仑山运至北京。
运输过程如此费时费力,可以想见雕刻难度之大,难怪乾隆本人在玉山完成后告诫自己,不要再搞这种劳民伤财的事情。
除了玉山外,宁寿宫里多的是精雕细琢的宝贝,工艺涉及竹丝镶嵌、百宝镶嵌、掐丝珐琅、竹簧雕刻……品类涵括古玉、古籍、书画、瓷器、钟表……只有他不知道的,没有他得不到的。
符望阁里的各种工艺乾隆喜爱看戏,在他的私人影院倦勤斋里暗藏重重机巧,设有密室、密道、暗门,比如东五间西墙处的一面镜子就是密道的暗门,出口是花园里的竹香馆。
从各种极具巧思的设计,都能看出乾隆是个十足的“技术控”。在《造办处活计档》中,乾隆给宁寿宫奏折上的朱批,出现频率最高的修改意见就是:多加些更富机巧的内容,要做出前代技术达不到的新物件。
以上的种种,你可以理解为乾隆的装修原则就是农家乐土豪风,没有特别的偏好,什么都爱、什么都要有,这是他十全武功、唯我独尊的个性体现。
但同时,不可否认的是,在这个只属于乾隆的小世界里,他不是只追求表面的浮夸,也真真切切地在关注自己的内心需求。
02伊 / 甸/ 园-乾隆的小世界-
乾隆年幼时,雍正找郎世宁在圆明园屋顶上画过藤萝花,那种画面他一直记着,在改建宁寿宫时,乾隆也命人在私人影院倦勤斋里画上了170平方米的通景画。
乾隆爱通景画,对乾隆来说,通景画既是一种审美偏好,也是一段成长记忆。
倦勤斋通景画这是那个时代的“裸眼3D”,以西洋透视画法绘制,近景画的是一只仙鹤在竹篱外起舞,远景画的是红墙黄瓦的宫殿,屋顶绘满盛开的藤萝花,站在不同位置能看到藤萝花的不同风情。
倦勤斋内通景画,画面不仅与室内装饰连接起来,还能真实展现殿外风景,既延伸空间,也能让人如坐林间。
倦勤斋通景画与实景相融合前面提到的暗门外的竹香馆,它是属于乾隆的文人世界。
“竹香馆”其名来源于“可使食无肉,不可居无竹”。喜欢苏东坡先生的乾隆,建起了以竹元素为主题的竹香馆。
乾隆爱写诗,想象一下,乾隆挑个闲时穿过暗门,在竹香馆写写小诗、喝喝小酒,过一把文人生活的瘾。
对乾隆来说,竹香馆大概就是他“对外朝政天下英明神武霸气,对内怀有一方自我柔情高雅宁静”的精神寄托吧。
除了有暗门的竹香馆外,整个宁寿宫乾隆最花心思的地方养性殿,听这名字,你也能猜到是与养心殿相呼应的。
乾隆爱自省,乾隆每天要在养心殿参拜佛龛,每年大年初一,又会在这里举行明窗开笔仪式,为了退休后仍保留这些习惯,乾隆在养性殿也进行了一样的布置。
乾隆爱园林,皇帝是他的主业,另一大副业是园林设计师。
宁寿宫花园布局十分得体,山石树木、亭台楼阁经营有绪。屋顶类型力求变化,色彩丰富,有黄、绿、蓝、紫、翠蓝等色,梁枋彩绘大量使用了金线苏式彩画。
宁寿宫花园鸟瞰图(引自《乾隆遗珍》)整座花园既有私家园林玲珑秀巧的风貌,又与皇宫华贵富丽的氛围相协调,穿行其中能感受到“移步换景”的奇妙。
作为王羲之的死忠粉,乾隆还在宁寿宫花园禊赏亭内凿流杯渠,再现王羲之当年曲水流觞的文人意趣。
禊赏亭内曲水流畅如果说御花园是属于皇帝和嫔妃的,慈宁宫花园是属于“退休”太后太妃的,那宁寿宫花园就是乾隆的私人花园。
这里仿佛是帝王内心世界一处“隐秘的角落”,承载着他对士大夫理想生活的向往和对江南造园艺术的想象力。
宁寿宫是整个儿太上皇宫的正名,是乾隆皇帝为其归政后所建造的养老院,它也是我国宫殿建筑群中唯一有记载的太上皇宫。
宁寿宫可真正的宁寿宫却是那么不起眼,默默地躲在皇极殿高大的身影后,以至于很多游客走过路过会错过。
更令人不解的是,虽然乾隆斥巨资打造了一个兼顾物质与精神的小世界,他却一天都也没住过,直到他闭眼的那一刻,才被抬出养心殿。
为什么,退休不香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