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案是肯定的。
按照养老保险长缴多得的原则,职工在职时基本养老保险缴费年限越长,退休后的养老金就会越多。
过去,人们习惯性地把养老金称之为退休工资,把基本养老保险缴费年限称之为工龄。虽然是一个意思,但现在还这样叫的话,已经过时了。
1、工作时间越长,基本养老保险的缴费年限也就越长
根据社会保险法的规定,职工应当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由用人单位和职工共同缴纳基本养老保险费。用人单位和职工,应当分别按照国家规定的本单位职工工资总额和本人工资的比例,缴纳基本养老保险费。
作为一名职工,在工作期间,工作时间越长,相应地,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的时间也就越长,用人单位和个人缴纳基本养老保险费的时间同样越长,记入基本养老保险统筹基金和个人账户的养老保险费也就越多。
比如:我认识一家国有企业的两个女职工,同龄、同年参加工作。一个是从事有毒有害工种工作的,按照有关规定,年龄达到45岁时,就正式办理了退休手续。另一个是从事普通工种工作的,年龄达到50岁时,才正式办理退休手续。
两相比较而言,45岁退休的女职工,就要比50岁退休的女职工少工作5年。也就是说,她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的时间也要少5年,缴纳的基本养老保险费同样也少了5年。
假如这两位女职工一年缴纳的基本养老保险费为2万元的话,5年就是10万元。按照长缴多得的原则,这两位女职工退休后的养老金肯定是有明显差距的。50岁退休女职工的养老金,肯定要比45岁退休女职工的多,这是毫无疑义的。
2、基本养老保险的缴费年限越长,退休养老金就越高
根据社会保险法的规定,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的个人,达到法定退休年龄时,累计缴费满15年的,按月领取基本养老金。
也就是说,在达到法定退休年龄时,个人缴纳的基本养老保险费必须达到15年时,才能享受养老保险金。
如果缴纳的基本养老保险费只是达到了15年,那么,退休后的基本养老保险金是比较低的。因为缴费年限最短,相应的缴费也就最少。
还是拿前面说的两位女职工为例,从他们退休后所领取的养老金来看,据了解,50岁退休女职工的养老金,每个月要比45岁退休女职工的多出1200多元,一年下来,要多出14000多元。
从中可以看出,在个人条件相同的情况下,晚退休5年的女职工,因为多缴纳了5年的基本养老保险费,每个月的退休金就要多出1200多元,这个差距还是比较明显的。
从这一点来看,对于还没有达到法定退休年龄的职工,想早点退休的话,损失还是比较大的。而对于工作到法定退休年龄的职工,在多拿退休金上,还是十分有利的。
同时,养老金的高低,还受到基本养老保险缴费基数的影响。职工退休时的养老金由两部分组成: 即基础养老金和个人账户养老金。按照养老金的计算办法,一般情况下,缴费基数越高,缴费的年限越长,养老金就会越高。
3、基本养老金越高,每年调整增加的养老金也就越多
国家建立了基本养老金正常调整机制,就是根据职工平均工资增长、物价上涨情况,适时提高基本养老保险待遇水平。也就是退休人员每年都在盼望的、一年一度的养老金调整增加。
还是按照前面说的两位女职工为例,每年统一调整增加退休人员的养老金时,晚退休5年的女职工,每次都要比另一位多出100多元。一年下来,就要多出1200多元。随着时间的延长,两人的退休金差距也就越来越大。
因为,在调整养老金时,其中就有依据个人缴费年限增加和以基本养老金为基数增加这两项。所以,缴费年限越长的、基本养老金越高的,调整增加时相应就越多。
所以,对于在职职工来讲,要想今后退休时能够拿到更多的养老金,要想自己退休后的生活水平不下降,就要做到能干到法定退休年龄退休更好,尽量不要提前退休。
另外,在参加基本养老保险期间,尽量做中途不中断,保持缴费的连续性。因为,如果中途中断缴费的话,也要直接影响到今后养老金的高低的。
所以说,一个在职员工,要想退休后领取到更高一些的养老金,就要做到:
一是努力争取工作到法定退休年龄时退休。在身体健康允许的情况下,努力干到法定退休年龄时退休,尽量不要提前退休。这样,才能拿到更高一些的退休金。
二是在工作期间基本养老保险费的缴纳最好不要断。因为,中间一旦中断了,缴费年限也就相应地减少了,就会直接影响到退休金的多与少。
三是灵活就业人员缴纳养老保险费时,尽可能选择高一些的档次。个体工商户、没有在用人单位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的职工、以及灵活就业人员,可以到所在社区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由个人直接缴纳基本养老保险费。在缴纳养老保险费时,根据个人经济状况,尽可能性地选择较高档次。因为,缴纳的越多,今后退休金也就越高。只要累计缴费满15年,男满60周岁,女满55周岁,就可以按月领取养老金。
四是养老金越高每年增加就越多。现在,国家每年都在调整增加退休人员的养老金,只要你的养老金越高,每年统一调整增加养老金的幅度也会高一些。养老金高一些,心里头也要舒服点,手头会更宽裕一点,平时就可以吃得更好一点。#职场达人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