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丨木棉妈妈
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
尽管我们一直推崇孝道,然而现实生活中总有一些不养老的新闻会曝出。
我们父母那一代,尤其是出身农村的很少可以接受住养老院的思想,城市人群还好些,而我们这一代人普遍比较开明,会想着:孩子大了爱做什么就做什么,想走多远就走多远,老了大不了住养老院呗!
先别急着说住养老院,养老院可不是那么好住的,先来了解养老院的鄙视链和潜规则吧!
1、看子女工作
“我女儿在美国工作!”
“我儿子开了一家公司!”
在养老院也有攀比风,老人们会攀比自家孩子,谁家孩子工作好,经济条件好。
如果住的养老院护工素质不是太好,护工也可能会依据老人子女“本事”大小,金钱多少来对待老人。
一般来说无儿无女的孤寡老人住养老院可能多少会遭点罪吧!
2、幸福度不高
尽管我们嘴里说着:将来大不了住养老院!其实真正到了老去的那一天,内心还是希望子女们会说:我们都在身边呢,住什么养老院呀!
人越老越是孤单,越是害怕一个人,住养老院就跟住集体宿舍差不多,你要去跟陌生人磨合生活习惯,如果家庭条件一般,子女工作也一般,还要承受别人的炫耀,住养老院整体幸福度不会太高。
3、好的养老院不好进
电视里演的那种,各种配套设施特别齐全,还有专门的老师教课,24小时护工等等,这样的养老院属于条件好的养老院的,这种养老院可能已经都排满了,很难进。
总之市面上各种养老院,水平参差不齐,住养老院其实跟送孩子去幼儿园道理差不多,总要做好考察工作,即便做了考察工作,后期也可能遇到的没耐心的护工。
养老要早做准备
刚退休的时候,感觉精力满满,终于可以有时间做点自己喜欢的东西,去看一看年轻时没看过的风景。
于是四处旅行,花时间学习自己感兴趣的东西,可是随着年龄增长,身体状态逐渐变差,甚至开始逐渐失去自理能力,这个时候是最害怕的,也是最希望子女能够陪伴在身边的。
所以养老要趁早做好打算,
1、攒养老金
提前把钱分给子女,本意是减轻子女们的压力,可是老人想错了,现在人开销大,容易冲动消费,提前把钱给了子女,孩子们花光了,后期生病需要钱了,子女可能就不愿意拿钱了。
所以攒一笔养老金是必须要的,晚年身体状态变差,有个头疼脑热的,花钱的地方多,攒点养老钱是必要的。
2、给自己积福
“十年看婆十年看媳”,“母慈子孝”,有的老人家里子女多,存在偏心现象,如果老人偏心,将来可能会面临养老困境,也有的婆婆对儿媳态度差,很恶劣,这种情况将来也可能会面临养老困境。
所以说,年轻的时候对子女好一些,多一些耐心和疼爱,好好培养子女,教会子女做人的道理,晚年才会过得舒坦。
棉妈说: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人总有老去的一天,如果能够提前做好准备,那么晚年生活就会更好些。
我是木棉妈妈,一个爱看书、爱学习的妈妈,专注孩子成长教育,想要了解更多育儿知识、教育知识,别忘了关注棉妈,棉妈将持续输出更优质的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