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贡网 罗乐
养老服务在很多人的眼中是一个“伺候人”的行业,但荣县退役军人胡绍权却钟情于这个有情有义的项目,甚至在这个行业中“伺候”出了名堂,被老人们称赞为共产党培养出来的好兵。
返乡创业 发展居家养老服务
1973年,胡绍权出生于过水镇一个偏远村落。1992年,他入伍后在陕西省汉中二炮某部服役,后又被部队选送到师级单位司训大队学习。在司训大队,他多次参加各类专业比武竞赛并取得优异成绩,被部队记二等功、三等功各一次。2005年,胡绍权自谋职业离开部队。
十多年的部队生涯,练就了胡绍权吃苦耐劳的品质,更让他对全新的生活充满遐想。一开始,他加入打工者行列,远赴珠三角“淘金”。直到2014年在一次出差途中,偶然获悉全国居家养老服务资源严重不足,民政部发文要求各地大力发展居家养老服务,以解决“养老难”问题。
彼时彼刻,他第一时间想到荣县是全国计划生育先进县,60岁以上老年人口占比大,如果返乡从事居家养老服务,一定大有可为。
吃苦耐劳 辛苦付出有了回报
说干就干。2015年春节,胡绍权一回到荣县,就马不停蹄地走街串巷、进村入户开展市场调研。在初步掌握行情后,他用离开部队的转业费、自谋职业的补助费和几年打工收入共10万元注册成立了一家养老服务中心。
有了牌子,还要有人。表妹、战友的爱人和3个企业下岗工人成为胡绍权的首批员工。哪里有需要帮助的老人,他们就往那儿窜。洗头、洗脚、理头发、打扫卫生……用胡绍权的话说,就是见啥干啥。
还记得2015年8月的一天,旭阳镇河街社区主任刘红庆找到胡绍权,恳请他带队到70岁独居老人邱某家里看看。胡绍权二话不说,带着员工就上门。不看不知道,一看“吓一跳”。原来,邱某疑似患有老年痴呆症,头发几年没剪,家里乱得像一锅粥,每天晚上老人都抱着一只大公鸡睡觉。一群人戴着口罩整整忙活了6个小时,清理垃圾2000斤,还打水为老人洗澡、理发、更衣……这件事经社区群众之口,一传十、十传百,胡绍权的事业一下就有了眉目。
政策扶持 践行初心担当作为
2016年,国家正式启动居家养老服务计划,通过公开招标,地方政府开始购买居家养老服务。那一年,荣县17个乡镇政府陆续购买胡绍权的居家养老线下服务,中心服务对象由当初的2000余人猛增到1.7万人,年龄最大的105岁,光残疾人就有208名,其中无子女、无收入、无住房的特困人员占了82%。
作为一名受党教育多年的退役军人,“替天下儿女尽孝,为天下父母解难,为党和政府分忧”是胡绍权不变的初心。如何才能更好地服务老人、关爱老人?胡绍权多次向县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建言献策,并通过代表和委员形成议案、提案,提交县“两会”讨论。
为了让农村居家老人安度晚年,胡绍权还把服务内容延伸到心理辅导、料理农活和房屋修缮等。乐德镇筲箕嘴村11组村民周永才、李明星老两口年近古稀,儿子又是残疾人。服务中心除定期上门为他们洗衣、理发外,每年春播秋收时节还联合村“两委”干部上门提供服务,解除了一家人的后顾之忧。
编辑:马莉莎
作者/来源:自贡网
声明:版权归原创所有,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