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农民选择进城务工,主要的原因之一便是农村的基建相对落后,医疗、教育、交通等因素都会影响到个人的选择。所谓“少年强则国强”,这句话同样适用于一个家庭对于孩子的寄望,所以许多人选择离乡别井,就为有更好的前程,无论是对自己还是对孩子。
老一辈的农民,相对来说,会没有那么向往城镇,毕竟“落叶归根”的传统想法会让他们选择平淡。于是,越来越少的人从事农业,土地荒废的现象也越来越多。在这种情况下,“实行土地流转,让农村土地助农养老”被提了出来,这对农民来说是否有保障呢?
土地流转
首先,我们要知道这里所说的作为养老资本的“土地流转”,指的是哪些土地?“三权分置”政策的颁布,把农村土地的所有权、承包权和经营权分开了,也就是说,同一块土地上不同的权益可以归属不同的人。而耕地与宅基地则是农村土地的主要构成部分,要以土地作为农民的养老资本,最直接的方法就是进行耕地和宅基地的买卖,将土地变现。
用土地流转所得的资金,用来给农民养老,这样可行的吗?其实这个问题可以换一个更直白一点的方式提问:土地流转所得的资金,足够养老吗?
小农经济主导的农业发展,虽然难以让农民富裕起来,但要处于衣食无忧的状态是没有问题的。如果流转的是耕地,由于要保障我国粮食的稳定供应,所以流转后,土地的用途是不能改变的,所以一般来说,耕地流转所得的资金并不会十分可观。不一定能够满足农民的养老需求,甚至会有“坐食山空”的忧虑。
而宅基地被视为农民的“根”,很多人在城镇拼搏,其实都会想着退休以后回农村养老,住在农村养养花草的生活也很不错。考虑到城市高消费、高房价,对于农民而言,“宅基地”便是唯一的退路。
乡村振兴
结合上文所说,是不是意味着土地流转就是赚“快钱”的方式,没什么保障呢?让农村土地助农养老,是空话吗?
当然不是!
土地流转,并不只有买卖这么一种方式,在政策上,此前颁布的《乡村振兴促进法》就是为了乡村振兴实施过程有法可依而制定的,为了让农村土地助农养老,政策为农民指明了两条路——产业合作、产业入股。
乡村振兴其中一项便是人才振兴,鼓励返乡或下乡人员与农民合作,例如开展民宿、田园养老等产业,让农民创造一份经营性收入,而这份收入则可以作为养老的资本。其实换个角度来看,也就是农民以地入股的方式进行收益的获取,这一措施也是探索耕地经营权入市的直接表现。
总结
在“三权分置”的政策下,以“土地流转”作为养老资本,对农民来说是有保障的。毕竟在无力耕种的情况下,把土地的经营权流转出去,既可以保留承包权、又可以获得租金收入,可以说是两全其美的方法。我国也在大力推动乡村振兴,越来越多的人才会返乡、下乡,有着更高效益的规模化农业经营是大势所趋!
对于此问题,你是怎么看的呢?欢迎到评论区留下你的想法,图源网络,侵删致歉!
文/地合网(全国领先土地交易及综合服务平台,土地流转快人一步)喜欢文章的小伙伴们可以点赞、收藏,有任何想要讨论的议题都可以留言或私信小合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