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每个家庭在有了孩子之后,都想要把最好的一切留给他,希望将孩子培养成一个优秀的人才。这是大多数父母的初衷,可是有的父母却后悔这样尽心尽力的教育孩子,甚至想要让孩子一直待在自己身边。这背后隐藏着怎样的故事呢?
故事的主人公是一位58岁的普通父亲李先生,他的工资平平,刚够一家人维持生计。尽管这样,李先生却从未委屈过自己的孩子。好在李先生的孩子有出息,不仅考上了研究生,还获得了去国外交换学习的机会,这可羡煞了旁人。
“早知这般境地,我宁可让他在家啃老”,老人悔恨的话语,真心酸。
李先生一开始也引以为豪,可是过了段时间便非常后悔。儿子出国之后和家里的交流越来越少,刚开始一个月还打一两个电话,之后便像是消失了一样,不关心家里的状况。这可急坏了李先生和妻子,儿子远在国外,老两口想关心儿子都找不到途径。儿子也是个狠心的人,对自己的爸妈不管不顾。
一年一年过去,儿子终于研究生毕业了,李先生原以为可以不用这样对儿子牵肠挂肚了。谁承想,儿子不愿回国,自作主张待在国外娶妻生子,也找好了工作,就这样在国外定居。李先生又急又气,大骂这个不孝子,甚至以妻子病危为由想逼儿子回家,可是儿子权当没听到父亲说这件事。
连亲人病危都无法挽留他,李先生彻底失望了,觉得自己养了一个不孝子,十分后悔自己好吃好喝的培养他,让他接受最好的教育,结果却抛弃了自己独自待在国外。他十分悔恨的跟朋友说道:“早知这般境地,我宁可让儿子在家啃老”。
那么什么样的缘由,会让父母想要孩子留在身边呢?
1、想念孩子
孩子是爸妈的亲骨肉,从咿呀学语到长大成人,这其中是父母不计回报的精心培育。随着年龄的增长,孩子逐渐变得独立自主,面对外界变化能够独当一面,可是父母却有些跟不上时代了。他们除了每日的工作,就是惦念孩子的日常。
要是孩子出国进修,甚至定居国外,父母无法在想念孩子时就见到孩子,给孩子做一顿家常饭,这会让父母的内心感到十分孤独。父母年纪大了,没有那么的需求,只是想和孩子待在一起平平淡淡的过日子。他们并非不愿孩子有出息,只是想和子女的距离近一些。
2、无人养老
父母年纪越来越大,身体也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身体的不适再加上内心的孤独,让父母的晚年非常难过。若是孩子定居国外,老两口连见到孩子都很不容易,更别说希望孩子照顾自己了。
父母和孩子距离较远时,只能在电话里关心关心,经济上支持一下,一旦家里出了什么状况,孩子都未必能及时赶回来。这让他们非常羡慕子女尽管没什么大出息却能在父母身边的那些家庭。既希望子女能够有所成就,又想要子女待在身边,这样的矛盾心理让父母既开心又难过。
有的孩子工作忙起来,一年都不一定给家里打个电话,父母在家里非常想念孩子,空虚的时间便会多想,觉得孩子不孝顺,便出现了十分想要孩子待在身边的想法。
3、互相支持:孩子尽孝,父母理解
父母要明白,孩子首先是个具有独立人格的个体,其次才是自己的孩子。能够有出息去国外工作时孩子的本事,是自己悉心培养出的好结果,自己应该感到开心。至于孩子选择在家乡成家立业还是外出打拼,同样是孩子自己的选择,作为父母,要支持孩子,作为孩子坚强的后盾给予他们帮助。
子女也要明白,“子女”这个身份是自己众多社会角色中非常重要的一种,如何尽到做子女的义务是值得一生思考的问题。如果选择了不在父母身边,就要经常回家看看父母,实在忙的抽不开身也要打电话问候一下。父母只是想知道你的近况,只要你能时常联系一下父母,父母也不会非要求你待在家乡工作。
总结:
作为父母,你会同意自己的孩子定居国外吗?作为孩子,你会选择离开家乡在外地成家立业吗?
其实无论怎样选择,重要的是双方共同经营好这一段亲情。子女要时刻挂念父母,常回家看看,陪父母逛一逛,聊聊天;父母也要找到自己消遣时间的方式,避免将自己的空闲精力全放在孩子身上,给孩子一定的自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