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就在今年,养老金的上涨比例又下降了。去年的涨幅5%,今年涨幅4.5%。这是2018年到去年第三年的增长下降0.5%。不少人对今年的养老金涨幅感到担忧,甚至还有人觉得明后两年会更低。就是前一段时间第七次人口普查数据得出,中国人口的老龄化进一步加剧。这就代表我们未来的养老的压力比现在还大。看到养老金上涨比例的不断调整,所以很多网友认为,不如用缴纳社保的钱买基金,可能收入会更高。
从2019年的数据显示,现在我们国家的一个退休老人需要两个社保缴费者一起“赡养”。后面这个比例还会降低。但是这样的养老负担和养老金的增加没有直接的联系的。这个上涨比例下降是因为去年的物价涨幅不高的关系。也就上涨了4%左右,所以国家也就决定和这个物价差不多持平即可。虽然最近几年涨幅都在下降,但是也不是以后每年的涨幅都会下降,这里面没有什么必然的联系。4.5%只是个平均增长的比例。其实具体能涨多少金额,也和各省市的养老金的调整计划有关系。
就在上个月,上海市最先公布了养老金的调整方案。这次上海的调整主要有三点,第一,你是在上海退休的老年人,够资格领养老金的每个人在以后的每个月直接涨70元。第二,挂钩调整。这个就是按照去年最后一个月领了多少金额。然后就以那个数为标准,今年的每个月上涨3%。看似复杂,其实很好计算,简单地说明一下,假如你是退休在上海的老年人,在去年的最后一个月你领了3000元的养老金,今年你每个月就可以领养老金3090元,就是3000元的上涨3%和基数3000元之和。
这个基数越大,代表你能领的钱就越多。这个就可以很合理地解释,你年轻的时候比别人交的时间长,交的钱比别人多,自然退休也拿得多。第三,在上海退休的老人,女性在60岁以上,男性超过65岁以上的,这些高龄老人每个月还可以多领20元的养老金了。这些调整都是很简单明了的,每个老人就可以很容易计算出自己的养老金。
很多细心朋友就会发现,上海取消了养老金上调和工龄挂钩,而是增加了与养老金水平挂钩。这样对什么样的人会有利好呢,自然是那些养老金水平高的人,这些人在退休之前都是做什么工作的呢。他们一般都是在国企还有央企,或者事业单位上班的人,这些人工作相对的比较的稳定,一般都是从上班开始一直安心工作到退休。他们的工龄基本都是三四十年。所以这些年才有那么多人“前仆后继”地考编制单位。
而在私企里面,大部分人都不是那么稳定,有时候会失业,辞工,然后就业,再找工作这样循环工作中。好像工作的钱也仅仅就是保证温饱而已,社保在经济困难的时候还会断缴,这样养老金的钱自然不会多。养老金的差距仍然是存在的,大部分的人的工作都会受外界影响,常常有交不起社保的时候。但是在单位上班的就不一样,不管怎么样,工资都是稳定的。
今年上海的养老金调整分为了三个部分,定额调整,挂钩调整,还有倾斜调整。很多人表示,百分比挂钩部分,是否可以按以前一样继续实行。因为很多人认为按整体的百分比上涨不公平。而且各个地区的差异很大,比如上海和北京,经济发展快,经济水平高。
他们养老金如果是5000元的话,那么按2%比例的话,最后可以增加100元,但是在贵州这种地方,基数只有2000元,2%才几块钱而已。差异性很大。但是,政府在官网上发文指出,挂钩调整是可行的,还要加大比重和加大幅度的坚持挂钩调整。所以,我国很多地区就继续坚持挂钩调整。而且越来越多的地区开始效仿。
结语
如果工龄15年和工龄40年的对比呢,按上海的公布上涨的算,应该涨多少呢。15年工龄的人,基本都是那个灵活就业,还有下岗员工的私人企业退休的,养老金只有1000元左右,工龄40年的人,大部分都是在有编制的单位上班的,养老金6000左右。我们看看15年的吧,首先普涨70元,然后挂钩上涨3%,就是30元,那就是一共上涨了100元。那么40年的呢,普涨70元也是有的福利,然后挂钩上涨3%,金额是120元,那么一共上涨了190元。大家明白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