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策法规
老人把20万拆迁款都给儿子,女儿未得一分:我指望儿子养老呢
2020-11-08 20:44  浏览:375  搜索引擎搜索“养老服务网”
温馨提示:信息一旦丢失不一定找得到,请务必收藏信息以备急用!本站所有信息均是注册会员发布如遇到侵权请联系文章中的联系方式或客服删除!
联系我时,请说明是在养老服务网看到的信息,谢谢。
展会发布 展会网站大全 报名观展合作 软文发布

前段时间我重刷了《都挺好》这部电视剧,除了一如既往地同情苏明玉童年的遭遇,里面苏母把重男轻女表现得淋漓尽致,为了儿子的学业,苏母可以付出很多,甚至不惜牺牲女儿的卧室。可是到了女儿身上,苏母又显得那么斤斤计较,为了省钱,不惜让女儿牺牲自己的学业。虽然电视剧最后为苏母进行了“洗白”,不过我们都知道,在现实生活中,像苏母这样偏私的父母比比皆是。

在很多父母眼里,女儿始终是外姓人,终究是要嫁人的,所以他们觉得即使对女儿付出了千般好,最后也不见得女儿会给自己养老,可是儿子不一样,不管到什么时候,儿子都是在自己身边,等自己老了,儿子也一定会给自己养老。正如老话“养儿防老”说得那样,这句话把重男轻女的思想表现得淋漓尽致。


刘老太今年已经70多岁了,膝下有一儿一女。和大多数同龄人一样,刘老太也非常重男轻女。当年为了供自己儿子上大学,刘老太当机立断,把刚考上高中的女儿喊回了家,意思就是让女儿退学,当时学习成绩优异的女儿怎么会甘心,可是就老太的态度非常坚决,最后胳膊还是没有拧过大腿。女儿退学去了南方打工。

有了女儿的帮衬,家里的经济条件得到改善,儿子也顺利考上了大学。在女儿18岁的时候,刘老太便托人给女儿说媒,当时女儿竭力反对,因为她打工的时候谈了一个男朋友,两个人感情非常好,可是刘老太铁了心要棒打鸳鸯。不过这一次女儿并没有妥协,一度闹到断绝关系的地步。

最后,刘老太选择了妥协,不过她要求男方必须拿15万彩礼,否则就休想结婚。对于家境一般的男方来说,这15万彩礼着实太多了,不过男方还是硬着头皮答应了下来,在那期间,刘老太女儿也把自己的钱偷偷给了男友,就这样两人得以结婚。


女儿结婚以后,出于对母亲的怨恨就很少回来探望,女儿的表现更让刘老太觉得女儿真的靠不住,要想养老还得靠儿子。日子过了几年,儿子找了一个城里媳妇,也在城里买了房,虽然儿子儿媳也会回来探望自己,不过刘老太和儿媳的关系并不太好。

前段时间,刘老太的房子拆迁,政府给了两个补偿方案,要么补偿一套房,要么补偿20万块钱,刘老太毫不犹豫地选了后者,因为在她看来,自己年龄大了,迟早要投奔儿子的,所以她想着把这20万拆迁款都给儿子,一分也不给女儿,这样一来,儿子儿媳肯定同意给自己养老。再说了,刘老太一直觉得自己指望儿子养老呢,从来没指望过女儿。


然而,事情并没有像刘老太预想的那样,儿媳并没有对这20万动心,因为她不愿意让刘老太住进自己家,甚至她想让刘老太搬养老院去住。儿媳的态度让刘老太很失望,不过更让刘老太失望的是儿子竟然也站在儿媳那边,这一刻刘老太心里不是滋味,一时间不知道该怎么办了。

对于刘老太的遭遇,我并没有太多的同情,虽然赡养老人是责任,如果我是刘老太的女儿,我的做法也许会更极端,因为刘老太不仅毁了女儿的前途,还差点毁了女儿的婚姻,这样的父母哪里值得赡养呢?

至于刘老太的儿媳,我也不做太多评价,因为中国的婆媳关系自古以来就矛盾不断,所以她不愿意让婆婆住进来也情有可原,所以最后留给刘老太的路,也许只剩下住养老院了。


客观来说,也许对刘老太来说,住养老院是最好的结果。不过话说回来,刘老太的遭遇也间接说明“养儿防老”并不靠谱。在这里我希望父母能够做到一碗水端平,不管是儿子,还是女儿,都是自己的骨肉,何以区别对待呢?


发布人:b077****    IP:61.145.09.***     举报/删稿
展会推荐
让朕来说2句
评论
收藏
点赞
转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