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是深化资本市场改革的变局之年,在设立科创板,新三板改革,创业板注册制,退市制度改革等基础制度变革之后,国外资本加速流入,养老金等长期资本也在加速入市,带来的必然是新的财富分配格局,对于企业而言,财富必然更加向头部企业流动,与之对应的,投资者也必然呈现出机构化特征,2021年是“以大为美”的一年。
首先,从资金端而言,尽管2021年强调货币政策不发生大的转向,但是很难再出现2020年的放水局面。疫情让经济承压,放水又会使资本无序扩张,在大方向上是两难的,进一步放水必然会走向通货膨胀,而一旦收紧就要承担通货紧缩,经济下滑的风险,所以当下的政策重点应该是定向放水,定向爆破风险,更加地精准施策。定向放水是让生产端不至于因为资金压力而停止生产,只要生产有保障,需求稳定,国内大循环至少可以保证经济稳定,定向爆破风险是让经济加速扩张埋下的雷一个个点爆,比如之前的P2P,网络信贷还有地方企业和银行间欠下的一屁股烂账,防止资本空转,不能造福实体,反而会形成拖累。
总的原则可以看出来是:稳实体,定向去金融杠杆。所以今年的股票市场比如会因为扩大直接融资比重而迎来一大批企业还有一大批资本,而债市必然会缩减,一方面是发债难度的提升,一方面是老债的暴雷。这个过程中尤其要注意一类企业,就是非制造业地方大企业。这类企业特征较为明显:投资较为分散且聚焦于传统行业,创新性弱,除了制造业常常涉足金融业,房地产业,通常在扩张时使用高杠杆率加速并购,常用手段是发债。比如东旭集团,三胞集团,一旦银行在资金端口稍有收紧,必然会直接引爆这些企业,这些企业名下的诸多上市公司必将无一幸免。
然后,从参与者而言,从2020年起,外资的投资比例已经进一步放宽,长期资本入市也进一步加速,尽管A股投资者还是以散户参与为主,但是就资金交易的体量来看,机构交易者未来必然会成为资本市场的主导。和散户喜欢炒短炒快不同,机构投资者的交易周期会更长,他们会选择用资本,时间来熨平波动率,所以就近期的市场来看,尽管指数一直在高歌猛进,但大多数散户的收益率很低,涨幅中位数甚至是负数,而基金投资者的收益就相当可观,因为大家都在抱团,茅台,以及各式各样的茅,其实都指向的是“龙头”,强者恒强,对应的,少了资金参与的小市值个股无论如何绩优,只能跌跌不休。
最后,从企业自身来看,只要是员工数量大的企业,必然会是大而不能倒,因为企业大意味着就业人数的保证,而这会和政府政绩牢牢挂钩,无论创造多少产值,稳就业是第一要务,就算是通过地方财政补贴续命,这些企业也能滋滋润润。当然,长期来看,这些企业必然会被淘汰,取而代之的是互联网大厂,内卷会是互联网时代最亮眼的词,拼多多已经给大家上了一课。更大者意味着更多的补贴,更多元的融资手段,更多的投资渠道,这些让更大者更大,社区团购就是资本进一步扩张的明证,当你发现你的生活写满了淘宝,京东,拼多多等字眼,尽管你不是一个大厂员工,但实际上你就是大厂的打工人了。
2021年,资本会是最亮眼的词,不论是我们被资本裹挟着走入一个又一个消费陷阱,还是我们被资本追赶着走入一个不拼命就被淘汰的内卷化时代,不可否认的是,如果你的增值速度跟不上资本增值的速度,你就会落后于时代,国家讲要让存款投入市场,或许是一个善意的提醒。但是,千万不要头脑一热奔入股市,或许“以大为美”的基金投资市场更适合大多数人。